大家懂了,也就是說,嘉谷是要戴著緊箍咒發展。
戰略部丁顯很快進入狀態,他打開地圖,向眾人介紹基本狀況:“這一片環狀區域,區內明顯劃分為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四種地形,形成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地貌特點。由于氣候因素、人為破壞導致的生態環境退化,目前適合開發利用的土地不足總面積的30%。”
“農業是區內群眾生計的主要來源。但由于水資源的缺乏,加上災害的頻發,使得區內農業本身極其脆弱……”
在座眾人都皺眉。水資源缺乏就已經是發展農業的大敵了,更不要說脆弱的自然環境,難怪這么多年來,這片區域仍在艱難尋求出路。
饒是嘉谷見多了惡劣的環境,也對這種情況感到無比棘手。
“果然,容易的事就輪不到嘉谷。”王昱業揉揉額頭道。
從資料中可以看出,這絕對是嘉谷面臨的最艱難的挑戰之一。
丁顯接著說道:“有不少專家建議首都加大對這一片區域實行生態補償。但老實說,這樣僅僅是‘輸血’,長遠來看缺乏持續性,而且也定會加大政府的負擔。我想,政府希望嘉谷介入,也是為了授人以漁。”
眾人默默點頭,這是顯而易見的。
丁顯繼續說道:“無論是冀省的規劃,還是現實的需求,生態農業和旅游都應該是優先考慮的產業。首都有大量休閑度假的需求,區域中的不少地方也具備自己特色的旅游資源,具有開發的基礎,這有助于發揮旅游業的乘數效應。”
“當然,怎么結合當地的資源,將生態農業和旅游結合起來,才是真正的考驗。”
齊政適時補充道:“一方面,國家會成立專門的工作小組,與我們進行對接,幫助協調資源的調配和當地政府的溝通;另一方面,從政策到資金上,都會有相應的扶持。”
“不過,文老也說了,這些都是輔助,能否形成可持續的產業發展,還是要靠我們自身。”
這一點大家都沒有意見。要是國家什么都包了,還要嘉谷干什么?
“那就試一試?”王昱業環視一圈,問道。
沒有人反對。
“那就試一試!”齊政最終拍板道。
“那么,我們準備從哪里開始?”王昱業已經在腦海里安排資金,抽調人手了。
信任歸信任,嘉谷也需要做出一個示范點,才能服人。
但對于這個問題,齊政也沒有具體答案。
“要先做好調研準備工作和可行性研究,才能決定從哪里開始。”齊政如是回答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