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絕一兩家零售巨頭算個球,天都要變了!
外人可能看不出來,但有著15年水果行業經驗,與嘉谷配送中心同處一地的家興水果市場董事長江恒看得分明,嘉谷此舉不過是借著在產業鏈上游和中游的規模化效應,在水果標準上建立自己的話語權。
說白了,無論是上游還是下游,加入嘉谷供應鏈的種植戶和采購商越多,嘉谷的影響力溢出得就越多。
但看出來了,他也無能為力。
說起來有人可能不信,家興水果市場,作為全國四個大型果蔬批發市場之一,以及長三角地區交易規模最大的果品集散中心市場,在嘉谷面前,可以說是毫無底氣。
尤其是今春,來自水果大省桂省的水果供應驟降——不消說,拜嘉谷所賜。
一出手就是整合一個省的水果行業啊!這等手筆,讓江董事長心有顫顫。
在農副產業交易市場中,“果蔬肉禽蛋奶”之中水果位居主食以外的首位,13億人的需求量相當驚人——沒有誰不喜歡吃水果,如果有,那肯定是還沒遇到自己鐘愛的那一種水果。
目前,水果已成為繼糧食、蔬菜之后的第三大農業種植產業,而中國已經成為全球第一大水果生產國和消費國,整個行業正在迎來前所未有的紅利期,以及……變革期!
要說嘉谷能壟斷全國的水果,那江恒肯定覺得這是個大笑話;但要說嘉谷能在推動水果行業變革的過程中,攫取最大的一份蛋糕,嗯,不怕說,江董事長比齊政還要有信心。
敏銳的業內人士都可以感受到,從桂省開始,水果行業啟動了一場由產業鏈上游開始的,通過打掉冗余流轉環節,以性價比作為武器的自上而下的變革。
這樣的大鱷,江恒覺得,還是以合作為上。
……
“不就是面積大點,庫容大點,自動化程度高點,冷鏈標準全點……艾瑪,真羨慕啊!”參觀著嘉谷冷庫的江董事長還想在心里挑剔兩句,但實在是編不下了。
相比于自家水果市場的冷庫,嘉谷的這個大型冷庫明顯更大更先進——看那智能物流網絡,可對所有冷鏈車進行定位,實時監控車內溫度,確保貨物新鮮度;看那裝卸貨,全部采取室內作業,不受天氣影響,保證24小時全時段的存儲、分揀、周轉功能……
“齊總,這是重器在手啊!”江董事長咂咂嘴,心思復雜地嘆服道。
齊政不過淡淡一笑。
家興水果市場的當家人上門拜訪,尋求雙方的合作機會,老實說,齊政是有些意外的。
因為某種意義上,嘉谷國際算是正在“革”這些批發市場的“命”。
但江董事長振振有詞,傳統批發市場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不會被徹底取代,而且,隨著嘉谷的供應鏈規模越做越大,也需要覆蓋更多的銷售渠道,批發市場也是一個補充。
而且,長期來看,哪個渠道對品質的要求都是越來越高,批發市場也不等于差貨的集散地。
難得見到這么主動的“競爭對手”,齊政倒是沒有拒絕他的合作提議,而且也爽快地同意了他參觀嘉谷大型冷庫的要求。
不過嘛,參觀了之后,江董事長確實是五味雜陳。
怎么說呢?
這么多年來,包括水果在內的生鮮行業,一直沒能出現一家獨大的局面。
究其原因,行業大多數人會用“生鮮難做”這四個字一言以蔽之。
不可否認,水果生鮮產業鏈復雜冗長,冷運物流成本高昂難以普及等原因確實從很大程度上阻礙了生鮮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