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
一家百年企業傳承的,不是機器設備,不是資金,不是廠房,甚至不是可復制的經營管理模式,而是經營理念。
嘉谷不是百年企業,但嘉谷有志于成為百年企業。
而要存活百年甚至更久,就意味著嘉谷要成為一家生命型企業,而非經濟型企業。
后者是要讓自己公司利潤最大化,企業和員工關系是一種契約關系;前者,在發展的時候,并不是看企業利潤最大化,或者并不是看短期的企業利潤最大化,而是從更長遠的、長期的發展過程來看待。
在生命型企業中,員工和企業兩者之間也并不是一種簡簡單單的契約關系,而是一種盟約關系。盟約就是大家是一家人,大家是共同的生命體,或者說是利益的共同體。
王老知道自己沒有建立一家百年企業的能力,但是,齊政給了他參與建立百年企業的機會。
他至今還記得,當年齊政勸他入伙時說的話:“我建立嘉谷的目標,往遠大了說,是為了把更多的資源留給我們的國民;落在實地里,是要讓勤勞而努力工作的普通人,過上優渥而有尊嚴的生活,同時給子孫后代留下一片可發展的青山綠水!”
十年下來,王老看在眼里,齊政沒有食言。
嘉谷沒有借著壟斷,大肆抬高商品價格;也沒有借著特殊政策優惠,胡作非為;即使生產出別人無法生產的商品,獲得了超額收益,也會默默地進行財富轉移——不是出國移民,而是或提高生產力,或通過捐贈,反饋給國民,譬如“嘉谷學生奶計劃”。
王老不知道齊政這樣的初心能保持多久,但他衷心希望,嘉谷這樣的理念,永不褪色。
曾經的王老相信,中國的未來,將是由天賦超群的,閃耀的,不停向前的,令人驚喜不斷的同齡人創造的。
現在的王老相信,中國的未來,將是由天賦超群的,閃耀的,不停向前的,令人驚喜不斷的年輕人創造的。
他覺得,自己一生中最幸福的事,就是參與創造了,且看到了國家的未來。
一個富足的,健康的,沒有戰亂和饑荒,沒有貧窮和邪惡的未來。
為了這樣的未來,他愿意將更多的機會讓給年輕人。
——有著同樣理念的年輕人。
這一刻,楊策的眼神變得堅定起來。
發現這一點的王老一點都不覺得被冒犯了,相反,他開心得嘴角都翹起來了。
依然是年輕人的創始人,定下了一個非常堅定的經營理念——與國同休,更多的年輕人不斷加進來強化這個經營理念,王老覺得,這樣的嘉谷……
他太喜歡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