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政并不完全贊同,但是他能做的,是盡最大可能扼制住內部**,進而保證企業利益的最大化,僅此而已。
入職之時,新人會被培訓部告知“嘉谷高壓線”,這是第一道防線;
嘉谷旗下子公司都有內控及風險監督部門,這是第二道防線;
最后一道防線就是新成立的“監察部”,其將作為嘉谷的“錦衣衛”,通過獨立評估和事后調查建立冷威懾;對每個審計中抓住一個縫子,都將不依不饒地深查到底;每個員工平均每兩年就要審計稽查一次,一經發現貪腐,即使離職了也不會放過……
除此之外——
王昱業繼續宣布經管理層討論出來的措施:“嘉谷將實行‘外部豁免機制’,也就是說,對于合作伙伴,凡存在嘉谷員工,包括已離職的嘉谷員工,收受好處費等類似問題,如相關合作伙伴或經辦人能主動向嘉谷完整報備并積極配合相關調查的,將視具體情況對其不予追求民事責任、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不進行民事起訴,并酌情退還所追回的贓款。對承諾以后不再發生類似問題的合作伙伴,不影響其與嘉谷繼續合作……”
這是跟華為學習的。
不得不承認,作為中國最具生命力和競爭力的企業之一,華為的一系列代表著“先進生產力”的管理機制,真不是蓋的。
雖然今天的嘉谷體量比華為大多了,沒有人說“嘉谷是農業界的華為”這樣的話,但在齊政心目中,嘉谷就只是農業界的“華為”——從股權激勵機制,到輪崗培養接班人的制度,再到眼下的反腐制度,無不具有華為的影子。
齊政也切實理解到了任老總那句話:如果華為在很多領域稱霸世界,離死亡就不遠了。
華為的技術很先進,所以合同很容易拿,那么拿到合同以后很清閑,可能就會**,公司就搖搖欲墜了;然后華為的機關越來越龐大,辦公環境越來越好,敲敲鍵盤輸出幾個流程就拿到錢了,誰還會愿意去艱苦地區和國家工作呢?
現在的嘉谷不就是這樣嗎?產品優質得供不應求,所以賺錢輕輕松松,一輕松下來了,內部的**與惰怠也就出現了。
所以美國傾力打擊華為,讓其真正感受到了生存的威脅,其實是好事——真正的狼群需要的不是安逸的動物園,而是殘酷激烈的斗爭。
齊政不知道嘉谷有沒有機會面臨這樣的生死關頭,呃,有他這個掛逼在,大概是沒有機會的,除非他自己作死。
咋搞?
自己“作死”唄。
對外,生命不止,就折騰不休。既然賺錢輕松,就不能讓更多的金錢停留在賬面上。公益的“學生奶”計劃虧不虧?虧!搞起來;前所未有的“沙漠變良田”苦不苦?苦!搞起來;在海外開疆拓土風險大不大?大!搞起來……
對內,讓制度“繃緊”起來,讓員工感覺到“生存”的威脅——不努力就要走人,高級干部也是一樣,敢動歪心思,也要有被剁手的覺悟。
反正,嘉谷現在群星閃耀的年輕人們,不愁找不到人來接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