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事求是地說,很多用戶在下單后并沒有抱太大期待。
易拼的第一批注冊用戶中,不少人對網購果蔬并不陌生。以往的經歷告訴他們,網購果蔬就像拆盲盒,好壞都有。一箱十個大果,到手有一半是好的,幾乎可以算運氣不錯了。運氣差點的,可能會收到相當慘烈的一箱爛果,簡直是此生與平臺不復相見。
但易拼平臺給了他們驚喜。
開箱還有冷凍的感覺,大部分水果個頭大而飽滿,賣相完好。味道基本都在及格線上,不會有太差的情況出現。
這就很難得了,如果再加上低到不能再低的價格,那性價比簡直高出了天際。
即使有質量損傷嚴重的,申訴后退款的速度也不慢——易拼團隊在倉配上投入的精力少了,在客戶體驗方面就更上心了。
這樣一來,在性價比極高的低價農產品、新穎的社交團體購物模式的催化下,易拼的用戶數量實現了裂變式增長。
平臺聚集的大批量需求,又幫助很多地方解決了農產品滯銷的難題。
首先是肅省的花牛蘋果,今年是難得的蘋果豐收年,但是蘋果價格突然一落千丈,去年賣價4-5元/斤的蘋果,今年最低只能賣到0斤,如果賣到果汁廠,價格更是低到1毛錢。
正值花牛蘋果的上市期,在肅省有些地方出現了上千噸賣不出去的情況,摘下來的花牛蘋果堆積如山,當地果農哽咽盼銷路。
易拼與嘉谷聯手為當地農民提供大量的運營支持,僅僅7天,將滯銷“賤價貨”賣出100萬斤。
還有皖省某市的桃子,由于種植面積大,供應超過了需求,原本每公斤賣幾元的桃子現在沒有人想要了。而易拼上線后,將其打造成爆款,同樣是在幾天內脫銷。
還有秦省某鄉的數百萬斤蘿卜,無人問津,被易拼重點推廣后不到半個月即搶購一空,當地農民感激涕零……
當然,也不是所有的滯銷農產品都能得到易拼的援手。易拼有自己的選品標準,甚至從嘉谷“挖”了一個60多人的團隊,走訪了各大農業產業帶,為平臺尋找爆款商品。
但易拼平臺所獲取的巨大流量和銷量,以及其能為農業變革帶來的強大動力,已經引起了政府部門的關注。
互聯網行業更是側目。
能夠從競爭激烈的電商市場中脫穎而出,易拼能走多遠且不說,起碼說明了其有效仿與跟進的價值。
但稍作了解,再看到其背后那個龐大的身影,想跟風的同行只覺一陣無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