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關鍵是,嘉谷還可以按照易拼平臺的反饋,按照消費者的反饋,不斷改進生產、包裝、物流等環節,以搭建更高效率的產銷體系。
從這個意義看,易拼平臺本身的價值,反而沒那么重要了。
戰略部的丁顯也接過話題:“別看易拼爆發得這么猛,但它的軟肋還是很明顯的。拋開對嘉谷的依賴不說,對資本的依賴也相當大。獲取和留存用戶都需要投入高額補貼,未來幾年,平臺估計持續虧損……”
“還有一點,相比于前兩大電商巨頭,易拼還沒有形成自己的護城河。”
阿里的電商平臺,有用戶規模+支付工具的雙保險,使得用戶一旦進入平臺,其用戶資產很容易變成金融屬性的資產沉淀下來,其黏性相對較高。
京東商城雖然支付工具無法比肩前者,但早期花重金打造的自有物流配送體系,又成為了一個很強的壁壘,形成了“用戶規模+自有物流”的雙保險。
易拼作為后起之輩,只能從最難、最辛苦、做的人最少的農產品切入。前期可以靠嘉谷,但終究還要回歸服務水平和供應鏈能力,這才是電商的本質所在。
當然,如果嘉谷的第二大股東地位不變,某種意義上,嘉谷就是易拼獨特的護城河之一。
集團大管家王昱業合上資料,笑道:“嗯,據我所知,BAT等互聯網巨頭,還有不少投資機構,都在與閆超接觸,開始進行B輪融資談判。”
“這么快又要融資?”有人奇怪了。
“用戶增長太快,燒錢的速度也超乎了閆超的預料,可不是要計劃B輪融資了?”
“那也太快了吧。我估計有很多是因為易拼背后站著我們,才積極跟進的。”
“那我們還跟投嗎?這互聯網燒起錢來,也不遑多讓啊……”
齊政見他們的模樣,不禁笑了出來,道:“閆超也不打算只依賴嘉谷。他計劃通過融資,在未來5年投入500億以上,投入農業農村‘新基建’發展,推動建立100萬家年銷百萬的農村網店,打造易拼的另一護城河。所以,他想要與嘉谷達成一份為期十年的的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我同意了。”
不少人“呲”的咧了咧嘴。
容易規模化開發的區域,嘉谷已經打好了基礎。換句話來說,剩下的嘉谷還沒踏足的地區,要么是地形復雜,要么是農民難纏……總之都是硬骨頭。
易拼要深化自己的護城河,如今看來,只能去啃硬骨頭。
扶持易拼,既能推廣嘉谷的標準,也能與嘉谷供應鏈互補,無論從哪方面來看,對于嘉谷來說,應該都是好事。
再想想那天文數字般的投資規模,無人表示反對。
“先從什么地方開始深化改造?”
齊政的語氣沉重了一瞬:“閆超聽說了肅省發生的那單與我們有關的車禍事故,決定從肅省開始。”
齊政的話,讓現場的氣氛也沉降了下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