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麥制粉是為人類提供食物最基本和最主要的一個傳統產業,哪怕近年來,國內的小麥加工業在向規模化、集團化轉變,小麥制粉企業數量也依然超過七千家。
嘉谷農業邀請的,是排在第二、第三梯隊的小麥加工企業。而這些企業在接到嘉谷的邀請后,都派出代表前來接洽。
所謂“人的名樹的影”。
現在,國內面粉的前幾大巨頭——五得利面粉集團、益海嘉里面粉集團、國糧集團,包括一些地方龍頭企業,都在優質小麥種植環節“同臺競技”,剩下的實力不足的面粉企業無不擔憂。
嘉谷目前在面粉行業的市場份額看似可以忽略不計,但在業內人眼中,嘉谷已經預定了行業前四的地位。當嘉谷完成市場布局后,前四大巨頭的加工量可能占到全國面粉總加工量的50%,其他面粉企業要在剩下不到50%的份額中去競爭,去存活,也不知道會使多少企業遭遇出局。
“話說,不會是鴻門宴吧?”
“有可能,嘉谷糧油正在通過收購和自建擴大面粉生產能力,他們有資金,沒準想將我們并入嘉谷版圖?”
“想多了吧,怎么說,我們都是有一定規模的廠子,嘉谷瘋了才會想著全部吞下我們。”
“你也說我們有一定規模了,收購一家大廠不比收購十家小廠劃算?不是有一定規模,嘉谷還未必看得上吧……”
受邀前來的面粉企業代表竊竊私語,腦洞大開。
但事實證明,嘉谷的目的并沒有這么復雜。
嘉谷不過是向他們舉辦了一場小麥品種觀摩會,還是以品嘗為主的觀摩會。
白胖胖、香噴噴的饅頭和包子;口感好、有“嚼勁”的面條;用中筋粉制作的國人常見主食、中式點心……
毫無疑問,這些面食就品質而言都能劃歸“優秀”行列。
只能算優秀但不能算卓越的品質并不能讓人側目,但旁邊豎起的介紹牌可以——上面標示的小麥品種都是市面上種植量很大的普通小麥品種,但后面都加了一個“(嘉谷改良版)”的補充介紹。
到了此時,腦子轉得快的人已經對嘉谷的用意有了猜測。
齊政和謝開濟就在此時出現了。
“齊董。”
“謝總。”
大家齊齊露出溫順而不失尊敬的笑容。
齊政擺擺手,站在中間道:“相信大家也猜到了,這是我們用普通小麥品種加工的面食,制作工藝、磨具完全一樣,沒有添加任何改良劑。大家也嘗過了,不比市面上的優質產品差吧?”
“不差,不差。”
“比我們公司的同類產品都要好。”
“應該說比市面上大多數同類產品都要好……”
天南地北的口音交雜,但基本上都是表達同一個意思。
趁著氣氛絕佳,有人高聲喊道:“齊董,嘉谷是不是打算給大家供應原料?”
“唰”的一下,大家都將期待的目光落在齊政身上。
這也是大多數人能想到的,要不然嘉谷把大家叫來干什么,總不會是閑得蛋疼來炫耀的吧。
“嘉谷正有此意。”齊政很干脆的給出了大家想要的答案。
大家齊齊露出真誠且燦爛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