號稱“最了解嘉谷”的記者楊博拿著自己寫好的稿子,興沖沖地找上了主編,笑道:“您看看我剛寫的稿子,趁著熱度發表出來,肯定大受好評。”
主編放下了文件,將楊博的文章拿到了手里。
瞅了一眼正在皺眉自己稿子的主編,楊博美滋滋的想:認真的看吧,看看咱才是最了解嘉谷的人,就憑咱的專業性,這次肯定能反壓對頭單位的武鐳一頭了吧。哼,不就是運氣好嗎,憑什么能被譽為嘉谷的“御用記者”?這次我要是幫公司拉到嘉谷的廣告投入,也該得到頂頭上司幾個大大的笑容吧。
越想越開心,想到年底評優評先的時候,他差點都笑出聲了。
主編很快看完了稿子,瞇著眼道:“不錯,小楊你不愧是集團內最了解嘉谷的記者,稿子有理有據的。”
楊博壓抑著心中的得意,微笑道:“那必須的。在我看來,這次對嘉谷的壟斷指控就是無稽之談。人家嘉谷掌控產區,哪是靠什么壟斷,不就是最常見的‘訂單農業’嗎?只不過嘉谷更喜歡以種子、技術作為定金下訂單,讓合作社種植,再按合同價進行收購……”
“但是,當體量到達一定高度,游戲規則都變了。”主編打斷了楊博的話,意味深長道:“我這么說吧,嘉谷的體量太大了。類似恒星質量太大,會扭曲空間,把光線掰彎一樣;嘉谷的入場,扭曲了太多人的路。”
楊博后知后覺的發現,自己怕是猜錯了主編的想法。
主編的話有些晦澀,楊博也沒完全理解,不過,有一點他似乎懂了:“也就是說,這一次我們是站在反嘉谷的一方?但您以前不是說過,就算寫了反嘉谷的文章,讀者也不樂意看嗎?”
“我是說過,不過現在水混了。”主編依然神秘的說了一句,然后道:“你就說說,換個方向,你那還有沒有發掘的地方吧。”
楊博一個激靈,連忙回答道:“有,多著呢。”
主編其實也就是隨口一問,要是楊博回答一個沒有,他立馬就要安排一個有的人去發掘了。之所以還是優先選擇楊博,是因為他確實對嘉谷研究最深,就算是“抹黑”,也能“黑”得更有深度。
主編猶豫了一下,道:“給你預留半個版面,你寫了稿子,先拿來給我看。”
“得,我現在就去。”楊博苦笑應道。
“題目暫定這個:《你們愿意接受一個壟斷的嘉谷嗎》,你要在文章中揭示一個觀點——世界上絕大多數的食品供應鏈已經被少數的幾家食品公司所壟斷,嘉谷正是其中之一。這么高的集中度,假如某一天這些公司的生產環節出現重大安全事故,后果豈不是不堪設想?”主編幾句話就將主題定了下來。
楊博愣了片刻。
主編的觀點,乍一聽似乎也有點道理。
但是,這樣的選擇,與他對嘉谷的認可截然相反。
主編似乎也看出了楊博的糾結,輕描淡寫的說了一句:“小楊啊,你要知道你是為誰工作的,難道是為嘉谷?”
“……我明白了。”
這該死的良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