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別看輿論洶涌,但齊政卻是沒有什么緊張之感。
任何一個品牌不可能永遠處于高峰階段,發展到一定時期都會經歷起伏,人們之前愿意追捧嘉谷,是對食品不安全時代,嘉谷堅守本心的尊重。
但嘉谷的坐大,使得其不得不直面輿論有關產業安全的拷問。
任何事情都不可能沒有爭議,但透過表象看到本質,嘉谷還沒達到威脅產業安全的天花板,再加上政府的關系,齊政也不懼爭議。
他只是盯著張澤宏問了一句:“你們公關部能不能處理好輿論的影響?”
張澤宏想了想,道:“我想的不僅僅是降低輿論的沖擊,而是借此樹立嘉谷‘強勢’的形象。以前我們的形象總是等同于‘安全’、‘品質’等詞,但很少有人說嘉谷‘強勢’。不過,人類本性慕強,可能有些人會抵觸,但一個更‘強勢’的嘉谷,可能更受消費者,尤其是年輕消費者的歡迎。”
齊政微微頷首,轉頭問一直保持沉默的王昱業:“老王,你有什么要補充嗎?”
王昱業抬了一下頭,道:“我剛才一直在看發起行政訴訟的那十多家企業的資料,毫無疑問,他們都是嘉谷整合市場下的淘汰者,要說怨氣我相信是有的,但要說向我們發起訴訟的心氣,我很懷疑哪來的。”
王昱業這話,成功讓辦公室恢復安靜。
大家也都意識到了這個問題。
不是老王同志看不起他們,但國內的企業在爭端中,往往熱衷于隔空喊話,也不愿訴諸法律。一個說法是很多企業和企業家賺第一桶金時利用了法律的漏洞和監管的真空地帶,在這種情況下,很多企業家沒有在靈魂深處樹立對法治的敬畏和信仰,又或者對司法公正缺乏應有的信心,害怕打官司。
像現在這樣,十幾家公司直接訴諸法律,其實是極罕見的。
那么問題來了,是誰給他們的勇氣?作為行業的淘汰者,即使勝訴了他們又有什么好處?他們已經在這行干不下了呀,勝訴也不見得能讓他們多分錢。
除非,是有人給他們分錢。
齊政的眼神凝了凝,道:“我已經讓信息局作調查了,但現在還沒找到真正的黑手。”
王昱業點點頭,若有所思。
其他人對視一眼,莫名有了一種緊張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