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集團計劃在農業部規劃的約束發展區新建一批有戰略意義的超大型生豬養殖產業一體化項目,所以,江南省談的是他們的項目,不管能不能談下來,都不影響越省的項目。”
“哦?在其他地方上馬的項目,也是‘以菇換豬’或‘以藥換豬’?”
“項目都是‘種養加’結合,但‘種’的作物各不相同。嘉谷農業背靠集團實驗室,這么多年積累下來,武器庫里可選的武器還是有不少的。”
李東亮嘴上說著沒有影響,秘書長心中還是一緊。
他是官員,自然知道,既能保護環境,又能讓農民增收,走上一條生產發展、生態良好的良性循環之路,對地方尤其是經濟欠發達的地方,具有何等誘惑力。
現在的情況是,生豬禁限養工作勢在必行,而且時間不等人。
嘉谷農牧+嘉谷農業,是當之無愧的王炸組合,但王炸組合的資源也是有限的。他能看到這一點,其他官員同樣能看到這一點,說不定因此愿意讓出更多的好處招攬,到時候,嘉谷農牧的想法說不定也會變了。
別忘了還有非瘟的威脅,只要疫苗一天沒有出來,非瘟就隨時可能卷土重來,肉籃子還是要牢牢的掌握在自己手里,而嘉谷農牧在非瘟中的表現無人能比擬。
秘書長想來想去,覺得不能就這樣放走李東亮,擺手道:“你先等等如何?領導可能要跟你們談談,你等我消息。”
“太感謝了。”李東亮馬上跟上。
其后的談判再無二話——嘉谷農牧與越省政府簽署了500萬頭生豬養殖產業一體化項目投資協議。
而這拉開了嘉谷農牧新一輪的擴張序幕。
李東亮馬不停蹄,分別在環渤海西部區域、江南省東北部區域布局生豬養殖產業一體化項目,短短一個月內就達成了300多億元的投資規模,新儲備的土地足夠支撐2000萬頭生豬的生產需求。
如此密集、高強度的產能布局,還都分布在約束發展區,著實讓人嘆服。
謝開濟默默的跟在李東亮后面,扮演著工具人的角色,看對方用一個個“種養一體化”項目吸引約束發展區的管理者,然后用盡可能低的價格拿地,再附加一系列優惠政策。
——都說嘉谷農業憑借著嘉谷系合作社,圈起地來毫不手軟,幾乎不給同行活路。
但他想說,論圈地,還是老李最狠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