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部也發文,現階段,做好生豬產業的穩產保供和轉型升級是當務之急,但各地要科學、合理規劃產能,對新建產能要嚴格審批,防止加大疫情蔓延風險和出現過熱趨勢。
不得不說,這就讓人內心相當不平了。
它嘉谷農牧在限養禁養區都要地給地,要擴產給批準擴產;其他單位想跟風,卻要受嚴格審批,甭管你的心情有多迫切。
但現實就是這樣,你牌面不夠,就要服從管教,誰管你怎么想。
嘉谷農牧現在有集團化的支持,隱約間還有國家的照拂,好吧,毛線的隱約,是明擺著的照拂,眼瞅著就是贏家通吃的架勢。
那些常年與嘉谷公關部聯絡的媒體,也開始不遺余力的為嘉谷造勢。
如此一來,嘉谷上下出門所見,無一不是笑臉。
李東亮結束“撒錢之旅”后,回來更是故作煩惱道:“公司目前要審核的申請書有數千份,堆了一個房間,逼的審核人員都想辭職不干了。”
齊政也被他說的數字嚇了一跳:“這么多?”
眼瞅著嘉谷農牧要實力有實力,要支持有支持,正在品嘗著豬價高位的財富盛宴;哪怕只是加入嘉谷系養豬場,都能跟著獲得不菲的利益,誰還坐得住啊!
哪怕是養豬業“外行”,也想通過“我出錢、你來養”與嘉谷系養豬場合作,“求包養”的養豬場數量自然爆了。
“一個嘉谷系養豬場,每個月的毛利數以億計呢,能不多嗎?只要通過加盟申請,我們就提供優質豬種、低成本飼料和世界級的管理理念……不過,這些申請書里愿意給我們的股份也確實大方,最多的有給到50%以上的。”李東亮咂咂嘴道。
“要確保雙贏。”齊政馬上叮囑了一句。
李東亮重重點頭:“肯定的,無法雙贏的合作伙伴也就沒有發展性了,和咱們扶持的本意相反。”
齊政頷首,擺手讓李東亮“苦中作樂”去了。
老李前腳剛走,公關部的張澤宏就笑吟吟地走進來。
他輕車熟路地拿出茶杯,斟上**oss的好茶,喝了兩口潤喉,才笑道:“不負所望,集團的生存環境終于跟年初完全不一樣了。”
齊政眨眨眼,道:“證明我們的時運確實很不錯,不是嗎?”
張澤宏卻眼也不眨地肯定道:“我們絕對是強運在身。”
他掰著手指道:“年初吧,合作社集體違約,我們不說被人人喊打,但部分輿論確實對我們相當不友好。我一度認為集團上升的勢頭會被遏制……”
齊政理解的點點頭。
世間大勢大致就是這樣,但你順風順水的時候,沒人敢惹你,那真的是無所不順;但一旦麻煩纏身了,那種無往而不利的勢頭被遏制,盯著你的各方就會紛紛跳出來,推波助瀾,不能咬一口也要惡心惡心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