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谷系合作社集體違約,雖然嘉谷也不是逆來順受的角色,悍然反擊。但是,在外人眼中,就是嘉谷開始出現了頹勢,躍躍欲試跟著踩一腳的人比比皆是。
這也是在輿論上,部分媒體咬著嘉谷不放的原因之一。有人舉了旗,反嘉谷的山頭就被立了起來。
可以想象,這樣的山頭一日不除,嘉谷的生存環境就大不如以往。可能不會明著讓嘉谷損失多少利益,但暗地里,嘉谷發展的步伐會被大大絆住。
只是,非瘟來了。
這個時候,那些以為嘉谷“有壟斷嫌疑需被遏制”的家伙,才重新認識到了嘉谷的力量。
調配產能幫助豬市穩價穩市的嘉谷,展露出來的不光是賺錢的能力,還有充當國家食物安全壓艙石的作用。
無論是嘉谷農牧未雨綢繆的產能布局,還是聯合嘉谷農業的糧改飼,或者嘉谷的供應鏈系統,都說明了嘉谷體系的“大”極具價值。
有的人高興,有的人失落,有的人慶幸,但都無法阻礙一個事實:嘉谷依然在上升期,是值得力捧的對象。
這就是現實,錦上添花者眾。沒有人會無緣無故的去懟一個上升勢頭火熱的家伙,哪怕是利益相關方去懟,也沒有多少人會附和。
張澤宏又喝了一口茶,笑瞇瞇道:“相比于《人民日報》為嘉谷農牧樹典型的文章,我更關注今天《新華日報》的評論文章——《打造國產大糧商的決心不能動搖》。”
“哦?快給我看看。”一聽標題,齊政馬上振奮道。
一細看,齊政笑瞇了眼。
文章中很明確的點出“作為國內最大的全產業鏈農業龍頭企業,嘉谷集團擁有完整的現代農業產業體系,是打造關鍵時候靠得住的中國自己的大糧商最現實、最可行的載體之一”,并指出“相比于國糧等傳統國企背負著較重的歷史包袱,嘉谷這樣的新興糧商,走出去更加靈活,承擔宏觀調控的時候也不含糊,必須做強做大主業,否則就沒有存在的價值”。
考慮到《新華日報》的官方屬性,可以知道這樣的表態是多重量級的。
齊政一拍桌子:“海闊天空啊!”
張澤宏也跟著重重的重復了一句:“海闊天空啊!”
有了官方這么明確的表態,不說永遠,但未來五到十年,只要管理層不作死,嘉谷的上升期將不可壓制。
以嘉谷這個規模的體量來看,哪怕只有三五年的高速上升期,也已經相當難得了。
更難得的是這個階段的嘉谷資源齊備,可以想象,等這一輪上升期過后,嘉谷體系那些藤蔓能夠綿延得多遠多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