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是阪和興業不過是日本一個中型的鋼鐵廠,就有這么多原料積壓。
那日本大大小小不下數百家的鋼鐵廠,要都是這種情況,光鐵屑和碎鋼都加在一起那得多少?
要是能買到幾千噸,上萬噸,好像真能頂上些用處。
哪怕這些廢鋼廢鐵無法生產高質量的特種鋼鐵,能鍛造點普通鋼鐵也行啊。
總可以保證幾個南方鋼廠先恢復生產,滿足一些基礎的市場需求,總比什么都沒有要好得多啊。
尤其日元近年來升值很猛,外貿部門怎么會知道日元升值已經基本到位,非常擔心會承擔意想不到的匯率風險。
只有盡快去落實此事,他們才能安心,否則一個波動,他們就不知又得多掏多少美元了。
于是這一次,相關部門精誠一致,都呈現出了體制內少見的高效率,短短一周內,就定下了方向和目標,成立了專項貿易小組,并且準備好了談判資料和相關合同。
甚至為談判小組統一訂購西裝、皮箱。
整個小組成員無不期望著盡快奔赴日本,就此事展開商業考察,無不期望盡快和阪和興業簽署廢鋼的交易合同,完成領導派發的任務。
不過出國人員的名單交到霍延平的手里,他卻想要額外增加一個體制外的人,那就是寧衛民。
在他看來,這件事本就是寧衛民牽頭的。
他在日本已經有了一定的基礎,和阪和興業方面不僅有交情,而且對日本人的心態和相關法律都有一定的了解。
關鍵是這小子太精明了,太會做生意了。
有他參與到這件事里,無疑事半功倍,對取得最后的勝利更有保證。
于是為此,他毫不見外的一個電話,專門把寧衛民找到家里來,給他開動員會。
只是他沒想到,本以為基本十拿九穩,寧衛民一定會答應下來的事兒,竟然被當面拒絕了。
“你不想去?為什么?”
先不由自主的吃驚了一下,跟著霍延平又問,“你不會這么愛惜羽毛吧?難道你還擔心,你去還會搶了誰的功勞不成?”
這是他唯一能想到的理由,于是又帶著笑容勸道,“要是這樣大可不必。你又不是體制內的人,再大的功勞也搶不了別人的機會,擋不了別人的路,是不會遭人嫉妒的。你的功勞,都在我心里記著呢,和這是兩碼事。你要辦砸了,應該不大可能,何況也輪不到你來擔責任。那你還擔心什么?”
“而且我還要提醒你啊,這可是三個部委各自的骨干組成的聯合小組,辦的又是對外貿易方面開創性的大事。重要性還用說嘛?你資質好,人又年輕,還是個外向型人才,你應該珍惜這個機會,要多挖掘自身這方面的優勢。不要錯過這樣好的學習機會。你參與其中具體能有什么好處,不用我給你點明了吧?趕緊收拾東西,準備隨團赴日。”
“你呀,千萬不要故步自封,只顧著你眼前的小成績。我知道你會賺錢,把幾家海外餐廳經營的很好,可這就是你未來的全部了嘛?改革和開放,兩者相輔相成。如今政策已經明朗,你除了先一步走出國門,更應該領會一下上面其他的意思,為自己設計更長遠的道路。現在你最缺的就是眼界和見識,你要多做些高瞻遠矚的事啊。不要老把精力放在你手里已經掌握的壇壇罐罐上,那叫沒出息……”
不用說,霍延平想把寧衛民往這件事里硬塞,這絕對是好心。
因為只要寧衛民參與進來,展現了他的作用,即便只是隨從輔助的作用,他也會被這些小組成員們記住。
三個部門的重點骨干啊,未來都是前途不可限量的人,這種香火情對寧衛民日后發展是有巨大好處的。
現在的霍延平比誰都清楚積攢人脈的重要性,從提攜后輩的角度來說,他要有個親兒子也只能做到這個份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