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著他就要掏錢包兒。
有他這么一帶頭,其他人似乎也只能跟著做出表率來。
“那我就捐一萬円吧。”
陳頌最近的日子好過了些,何況寧衛民張羅的事兒,他必須捧場,便大方了一次。
而這就更是等于給大家做了榜樣,誰也不好再比這個數再少了。
“還有我!我也捐一萬円。”
蘇悅跟著表態,他在國內已經寫出了《血染的風采》這樣的歌,算是知名音樂人了。
雖然手頭不富裕,但也不愿意栽面。
尤其是在有女人在場的地方,哪怕打腫臉,也得充這個胖子。
“那我和張麗玲一起捐一萬円吧。”
安雯比較聰明,知道拉個人,能少點壓力。
而她和張麗玲又都是姑娘家,沒人會跟她們計較。
“我們每人也捐一萬,成不?”孫五福更實誠,一開口就替自己的人全做了主。
而他這個承諾也讓不少人對他們刮目相看,誰都沒想到他們這些看著沒什么文化的人,也會這么大方。
只是畢竟還有真正的勞苦大眾。
兩個青島人就感到了一種難掩的窘迫,他們以相當不好意思的聲音說,“我……我們捐兩千円行嗎?每……每人兩千……”
說實話,他們說出這話,連他們自己都不好意思。
畢竟也來蹭好幾頓飯了,就算飯錢也比他們的捐款要多。
可問題是,人窮志短馬瘦毛長,他們自己的難處只有自己知道,就這點錢他們還得想辦法四處去湊呢。
然而讓大家伙都沒想到的是,寧衛民反而緊急叫停。
“等等,等等,大家先別著急,千萬別會錯意,我并不是想讓大家捐款。實際上,據我所知,我們的使館已經在聯系逝者的親屬,在走正常程序了。而我個人也跟使館打了包票,說好由此產生的一切費用,大家的捐款覆蓋不了的部分,都由我來承擔。所以對這件事的善后工作,大家完全可以放心了。至于我今天把大家找來,其實目的只有一個,就是想跟大家好好討論一下,我們怎么才能不讓類似的悲劇在我們的身邊再次重演。我可不希望明年再看到或者聽說,咱們的哪怕同胞客死異鄉了。”
寧衛民這番話,那可真是份量十足,擲地有聲,一下子就把場面給鎮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