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哥,如果我為長期在互助會打工,為大家服務,那隨著時間的增加,我的會員特權和積分會有提高嗎?”
“寧經理,你這個會員的積分和等級特權的設計,能不能再具體跟大家伙說說,到底需要多少積分才能升級,每個會員等級的權益又有什么不同?”……
就這樣,類似于這樣的問題不一而足。
于是為了滿足大家的探究心理,寧衛民便又做了進一步更詳細的解釋。
“我先說說這個會員資格啊,這和會員積分是兩回事。你只要是在日本工作或生活的大陸人,那通過正式申請,如實填寫資料就可以成為我們互助會的會員。入會之后,哪怕是零積分,也同樣可以享受信息分享,物資交換,甚至是危機救助,法律援助等基本的會員福利。”
“我初步的想法是,我們先出一本小冊子,把互助會的聯系方式,所能為大家提供的服務內容,還有大家在日學習,工作,購物,租房,交通出行,保險醫療,再留資格各方各面的經驗匯總,都刊印出來免費發給我們的同胞。有可能同時再出一份內部刊物,介紹大家在日生活中遇到的各種問題,以及解決問題的方式。當然,這也是免費發放,以便于大家避免踩坑嘛。畢竟為全體在日同胞提供福利,盡可能改善大家的生存處境,才是我們的初衷嘛。”
“至于會員資格只有兩種可能會被取消。第一種是你主動放棄了共和國的國籍,加入了日本籍,那你就不再是我們的同胞了。最后一種就是有人做了對不起祖國事情,坑害算計自己的同胞,嚴重傷害了大家的感情,那這樣的行為是我們不能容忍的。這樣的人也壓根不配再做我們的同胞。理應清除出我們的隊伍……“
這些話簡明扼要,通俗易懂,沒有人聽不明白的。
不少人都跟著點頭,“哦,明白了,這個好這個好,大家匯總經驗出個冊子太有必要了。我要是剛來時候,就能有這樣的冊子,我也不至于吃那么多虧啊……”
這句話在人群中引起了一陣哄笑,引起了更多的共鳴,有人就說了,“大家還不是都一樣,都是來了之后,被撞得滿頭包呀。”
只是每個人的想法終究不會完全一樣,這不,王艷似乎頗有抬杠的潛質,這又開始公然唱反調了。
“坑害同胞的人被清除出去,這個我理解。可加入日本籍就一定要被取消會員資格嗎?是不是有點太苛刻了?畢竟在哪個山頭就要唱哪兒的歌,在人家的地盤上,真入了日本籍有利于大家擁有一個更好的前途。這又不違法,純屬個人選擇問題。何況我們的家人還都在國內呢。即便改變了國籍,可我們對家鄉,對祖國還是有感情的嘛”
這是典型的“既要且要”啊,看來哪個年代都有這種自私自利不以為恥,反引以為榮的人。
不過好在這個問題,根本不用寧衛民親自解釋,別人就有看不過的了,主動迎戰。
“哎,我說這位同胞,拜托你先搞搞清楚好伐。連國籍都換了,那還算什么同胞啊。嚴格說,那連華僑都不算了。要說的再粗俗點,換國籍的人就等于給自己換爹媽,既然你都成了別人家的孩子了,原先的爹媽都不認了,那怎么還好意思天天回家蹭飯呢?更何談感情?真有感情誰會換父母啊。哎,而且別忘了,我們這個互助會的成立基礎,就是幫助來自大陸內地擁有共和國身份的同胞啊。那么多需要幫助的人還照顧不過來呢,誰還顧得上去攀高枝兒的人呢?”
這一席話,當場就把王艷給臊得臉紅了。
不過,既然是杠精體質,她就不可能這么容易認輸。
馬上也反唇相譏,“哎喲,瞧你這話說的,是不是也太狹隘了點?有點格局好不好。人家放棄國籍怎么了?身在曹營心在漢行不行?不也一樣能為祖國做貢獻?我就不信,到時候人家把錢拍在你面前,要給互助會捐款,你能不要?切,別人不說,就是寧經理他不也是娶了日本人,早晚要變成日本身份嘛……”
這話就完全屬于混淆視聽,在強詞奪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