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錢這件事,的確很有學問。
早在晚晴的時候,李鴻章就說過,“向洋人借錢,借少了你是孫子,借的多了,他是你孫子。”
寧衛民作為一個同樣致力于“洋務”的華夏后輩,其親身經歷完全可以證明李大人的遠見卓識。
現在的他對這話再贊同不過了。
沒錯,他欠的錢越多,對于借給他錢的洋人而言,做事的時候要考慮的就越來越多。
說白了,他從洋人手里借了巨款之后也就成了一個綁匪,既然綁架了對方的孩子,那對方豈能不對他有所忌憚?
想當年左宗棠收復xj,他就借了英國許多錢。
于是乎英國人沒法干涉他去打xj,甚至于還要提供幫助。
現在寧衛民也差不多是這樣,他效仿先人前輩,利用金錢將住友銀行和自己綁在一起。
那么此后他再要做什么事,阻力就會大大減少。
甚至他還不怕多給利息,因為以他這樣的借貸規模,真的到了還錢時候可以打的牌很多,住友銀行肯定會給許多優惠。
尤其他又吃準了未來幾年住友銀行的日子也不會太好過,那么為什么一開始的時候,不讓住友銀行這個債主先高興幾天呢?
反正到時候會有討價還價的空間,他絕對不會吃虧,主動權其實一直都在他的手里。
是的,這就是他的盤算。
別看表面上他吃了虧,但實際上賺大了。
天下的事兒不就是這樣的嘛。
看似不合邏輯的事情,其實背后必然存在著合理的邏輯。
只可惜啊,大部分欠了錢的人,可不是每個人都像寧衛民這么聰明的。
也不是所有人都有能力去應付這種巨額的債務,能夠承受這種壓力的。
有些人即使也像他一樣想要靠巨債搏一搏,而且也借到了錢,但因為不具備相應的能力,即使發財的機會到了手里也抓不住,最后只會變成一場巨大的災難。
左海佑二郎就是這樣的倒霉蛋。
他做夢都想像寧衛民一樣大發橫財,但卻不具備發財的頭腦和能力。
實際上,別看上次債務在家庭曝光后,左海佑二郎為了解決經濟困境,背著妻子,私下里鼓足勇氣,偷偷的把自己的房子抵押了一千萬円。
然后他又把這筆錢統統轉移到了自己的股票賬戶。
但最近這半年以來,他并沒能如愿以償用這筆錢迅速回血。
他的債務情況非但沒有好轉,反而還在持續惡化。
或許有人會為此感到不解。
現在的行情多好啊,日本的股市和樓市不都是一直在上漲嗎?
按道理來講,在這場泡沫沒有破裂之前,不是所有炒股的人都應該雨露均沾,成為享受這場資本盛宴的幸運兒才對。
左海佑二郎用這么一大筆錢坐在了風口上,不應該再為錢發愁了呀。
怎么可能在這種情況下越混越差呢?
這么想的人,只能說一點也不了解股市,全是想當然。
因為雖然從表面上看,資金越多投在股市就賺的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