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現在日本又處于城市擴容和拆舊蓋新最瘋狂的大興土木時期。
4月份時,孫五福還接到了一個主動送上門的大活兒,就更是打開了大刀產業的業務上升空間。
敢情當初負責給大刀產業改造廠房的建筑公司社長主動聯系上了孫五福,也就是劉洋打過工的那家公司。
這個建筑公司剛剛拆掉一個工廠的廠房,需要把拆除下來的廢金屬清運走,要是過去,這位社長得為此單獨請人雇車,但現在社長發現大刀產業是免費處理垃圾的,就想用這些拆下來的廢舊金屬抵運費,讓大刀商社的人把這些廢金屬清運走。
結果自然是一拍即合,孫五福馬上就答應下來。
不用說,最終的結果雙方都很滿意,孫五福他們來了八個人,一輛小卡車,用了多半天時間就把東西都搬走了,這對建筑公司的老板來說,省了不下五六十萬的費用。
而對大刀產業來說,賺的也不老少。
因為日本人蓋房子在外觀裝飾上會用許多銅板,水槽什么的也是銅的。
建筑公司拆下來的十八九噸廢鐵,還有一些廢鋁也就罷了,關鍵是還有黃銅多達一噸半,還有電線什么的,都加一起,廢銅差不多能有兩噸了。
這廢銅可值老鼻子錢了,在日本回收價就有六萬日元一噸呢,也就是一千八人民幣一噸。
簡單算算,如果就地賣給日本公司,這單純的力氣活兒一天掙了上二十萬日元。
如果要把這些廢金屬運到急需原材料的國內,這個價格還得乘三。
來這兒搬鐵就是搬錢啊。
比在國內從建筑工地,弄點水泥袋子,廢盤條、鐵架子什么的可肥多了。
關鍵是建筑公司老板還想長期合作,那想想看,如果再跟其他的建筑公司聯系上,這樣的活兒不要多少有多少?
尤其寧衛民把孫五福他們帶到日本來,打一開始的時候就交代過,說他會嘗試著往國內運送金屬,希望能解決國內一部分原材料短缺問題。
現在這不就算是找到實現這個目標的可能性了嘛。
所以孫五福因此一下就激動了,馬上去聯系寧衛民,做了相關匯報。
說要想往國內運非金屬,就必須把業務擴展到跟建筑公司合作的方向上,要光指著家用垃圾,可沒戲啊。
但問題是,目標是找著了,但要干大宗廢金屬買賣,他們缺人,缺設備,還缺場地。
人力現在跟不上,設備又要投入,場地也得找個更大的地方才夠存貨的,又該怎么辦呢?
于是,寧衛民便決定由他來負責解決設備和場地問題,孫五福要負責回國去拉人。
按照寧衛民和孫五福共同合計的章程,起碼再弄幾十個人過來才將將夠用。
這樣一來,除了被孫五福留在京城的隊伍要拉過來之外,他恐怕還得回老家拉人頭才行。
就這樣,也就有了1989年五月底,孫五福獲得寧衛民批準的這次衣錦還鄉。
孫五福不是一個人回來的,身邊還有兩個同鄉的孩子給他拎包。
這次他坐飛機回來,和當初出國大不一樣。
他穿著西裝不說,下了飛機就坐出租車去住了賓館,已經儼然一副衣冠楚楚大老板的派頭。
雖然還帶著一定的鄉土氣,但他也不比那些坐著飛機來共和國買媳婦的日本人差多少了。
不過說實話,這真不是他要擺譜,故意拿寧衛民的錢霍霍,而是因為確實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