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明海這才意識到自己已經失態了,他看著初次謀面的孫五福,有點不好意思,又有點感激了。
多虧人家提醒,否則自己動了小聰明,弄不好就要壞事。
這時再仔細一看,孫五福的日本西裝那叫一個筆挺,不比皮爾卡頓的西服差啊。
心里更認定了此人非同尋常,決不能小覷。
于是自我腦補,立馬熱情高漲。
“那,謝謝了。啊,您姓孫是吧,您是負責日本那邊貨源的。哎喲,孫經理,失敬失敬。快快來我辦公室坐坐,我給您沏點好茶。”
“不用,你挺忙的,要不……我就別打擾了。”
“哎,別客氣,您這一路辛苦,我必須好好招待。中午留下吃飯。咱們以后恐怕打交道的時候長著呢。您還別說,有了這批俏貨啊,我這市場肯定火!”
瞧瞧,孫五福他一個收破爛的就出了趟國,回來居然把個皮爾卡頓公司的前高管給唬住了,他這本事,都快趕上《連升三級》里的張好古了。
不過話說回來了,孫五福能受人如此看重,倒也不全是虛張聲勢。
畢竟近朱者赤,他跟著寧衛民這么長時間了,耳濡目染受影響,他的言行舉止自然也有模有樣。
而且常言道,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行萬里路,不如閱人無數。
孫五福打當盲流子時候起,就是天南海北的四處闖蕩,去過不少地方。
現在出了國,日本和國內區別那么大,他的見識和闖蕩社會的本事也是相應增長。
再加上過去年少時,是在混沌中瞎混,現在懂得道理,開始清醒的活了,這又是關鍵性的區別。
所以就連孫五福自己都沒注意到,他的思想和能力,甚至個人氣質一直都在默默發生著變化,越來越像個能獨擋一面的小老板了。
否則的話,這次寧衛民也不會給他安排這么多的任務。
所以應該說,素未謀面的顧明海剛認識就被他震住了,把他當成一個值得結交的同類,其實是一件很正常的事兒,不算離譜。
甚至當他回到老家時,孫家村的那些父老鄉親們,還會從他身上更清晰的感受到這種巨大的變化,把他當成真正的大人物。
或許這就叫做階級的跨越,就像修仙小說里的煉氣士破境成了筑基。
不過和他的個人變化對比起來,孫家村這幾年的變化就顯得沒那么多大了。
雖然改革開放釋放了一波制度紅利。
村大隊改成了村委會,原本的上級指定書記成了民主選舉的村長,村里還通了電,修了路。
實行生產責任承包制后,村民的日子開始好過了起來。
雞屁股銀行讓大家手里有了活錢兒,家家戶戶開始比著養豬,甚至孫家村不少人家都蓋了大瓦房,買了自行車、手表、縫紉機,有些個別的村民還買了電視和收錄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