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鄰不遠的村子里,還是有很多地少人多的窮苦家庭,愿意出人來掙這份兒錢的。
而那些碰巧與孫家村正準備聯姻的人家,則迎來了更大的變動。
這個月,給孫家村年輕男女們負責牽紅線的媒人算是倒了霉。
因為孫家村無論說媳婦還是嫁閨女的人家都不急了,不僅不急,而且就連說好的,也打算要反悔了。
任你是紅娘還是月下老人,沒用,全做了白用功。
…………
1989年6月下旬,就在孫家村的人開始忙和簽證和護照,期待著盡快踏上赴日行程的時候。
寧衛民則帶著妻女在蔚藍的法國南部海岸線城市圣特羅佩,來到了這里巡視自己的產業,順便度個海邊的假期。
到達這里的當天下午,他們就來到了已經開始營業的馬克西姆餐廳吃飯。
衣著體面的侍者在餐廳里端著托盤來回走動,托盤上放著高高的涂漆胡椒罐和長方形的草編面包籃,籃子里放著硬皮的新鮮面包。
一看就知道,這里保持了巴黎馬克西姆總店的傳統,經營的是最傳統的法國菜。
但說實話,寧衛民來法國之后一直都吃的是這些東西,其實他現在更懷念老家的中餐。
然而他從壇宮帶走的那些廚師雖然有一部分人已經來到了這里,只是這些人還需要適應環境,距離中餐廳正式開始營業還需要時間。
畢竟共和國現在是被世界主流文化關在大門外的。
正宗的中餐別說在圣托羅佩這個小城了,就是在巴黎也不多見。
許多在國內很常見的調料,在這里都是難以尋覓的奢侈品。
所以從京城來的那些中餐廚師很有必要去適應這里的廚具,還要去了解這里的市場里的菜蔬海鮮特色和種類,去摸清楚走什么渠道才能找到中餐的調料。
否則他們就很難推出正宗中餐,發揮出他們真正的烹飪水平來。
所以很可惜,寧衛民想在圣特羅佩吃上讓他滿意的餐食,還得耐心等上一段時間才行。
恐怕最快也得兩周之后了。
不過盡管如此,除了口味上的不滿之外,寧衛民也實在挑剔不了什么了。
因為這家馬克西姆餐廳是他和大師聯營的,用的地方是他在圣特羅佩買下的一棟別墅。
而為了款待好他,身為合伙人的阿蘭德龍不但為他們一家安排了最新鮮的食材,而且還把最好的位置留給了他,這樣的特殊待遇可是其他客人享受不到的,足夠讓很多歐洲富翁眼紅了。
至于什么是最好的位置?
樓上的露臺就是最好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