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過去的幾年里,壇宮的烤鴨為什么比京城另外兩家老字號烤鴨店更吸引外國人的原因。
而這次在圣特羅佩的餐廳烹飪烤鴨,楊峰根據這幾年的工作經驗和個人體會,甚至對于烤鴨的吃法,進行了進一步的創新與升級。
除了甜面醬之外,他還給烤鴨增加了梅子醬和法國白醬和白砂糖,配菜除了大蔥和黃瓜之外,也增加了金糕和香芹。
此外,把烤鴨端上桌,廚師現場用小刀熟練地片下來的服務環節中,楊峰除了會替客人主動包好荷葉餅外,甚至推出了微型的烤鴨三明治,用面包和新搭配的醬料中和了鴨皮的油膩,卻提升了鴨皮的酥脆感。
果不其然,此舉不但讓讓老外覺得服務特別高端,感到吃前能現場看到加工過程,儀式感強烈。
而且也讓烤鴨獲得了更賞心悅目的擺盤和多種豐富的口味,成功贏得了歐洲客人特別是那些“老錢”心理和味蕾的雙重好感。
而這些有身份的人滿意了,最直接的表現就是要感謝廚師,并且給予豐厚的小費。
于是乎金玉滿堂的小費數目能超過馬克西姆餐廳至少一倍,而楊峰則成了餐廳里的明星,天天面對面和歐洲名流打交道,接受他們的感謝。
另外,對于頓頓都少不了飲酒的法國人來說,最吸引他們眼球的除了烤鴨的現場服務,那大概就是這里推出的特色酒單了。
金玉滿堂的酒單分為三種——全酒單、全茶單、半酒半茶單。
也就是說,每道菜都搭配一種搭配的酒水或是茶水,讓顧客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選一種。
這種方式也獲得了法國顧客的心儀。
他們對于用自己熟悉的酒水來搭配異國情調的餐食,或者是搭配異國情調的酒水和茶水都富有興趣。
這種方式讓他們感到同時體驗了兩種不同文化的菜品融合,體驗感特別美好。
還有,如果在菜品的口味和原料上,只是簡單的疊加或者替換,那免不了產生沖突感,而中餐追求的是和諧,是五味調和,是形式和內容的完美統一。
這一點寧衛民的廚師同樣做的很成功,甚至于他們還能夠憑借烹飪經驗,借助新的食材,探索新的口味。
在金玉滿堂的第一頓飯,不但讓寧衛民從母胎里帶來的味覺記憶獲得了滿足,而且有些用本地特色食材做出的菜品,就帶給他一種別開生面的驚喜感。
比如主菜之后的一道點心,那是一個小籠屜里的包子,看似平淡無奇。
然而就在寧衛民好奇是什么餡料,拿起報紙用手撕開一個裂口,準備一探究竟之際。
結果從裂縫里噴出來的是與熱氣相伴的熟悉又陌生的香味。
這是……香菇……還有……奶酪!
沒錯,這個外表普通的香菇奶酪包子留給了寧衛民相當深刻的印象。
他將拉出長長奶酪絲的一小塊包子放進自己的嘴里時,其實是有點輕視的,覺得這玩意能好吃嗎?
或者說,這還能叫中餐嗎?
可結果溫熱的面團與餡料復雜的鮮味裹在了一起,香菇與藍紋奶酪的特別搭配,是寧衛民完全不敢相信的食材組合。
一個是他喜歡熟悉的東西,而另一個是他最怕的東西,帶著各自相似又特殊的鮮味物質交織在一起,居然被一個溫熱的包子給和解了,升華了。
要知道,那種藍紋奶酪其實是那種長著藍綠色霉菌斑的奶酪,寧衛民曾經在亨利·拉卡米耶的極力推薦下,生吃過一口那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