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加上對于這次邀請,郭氏集團也沒有經驗。
他們不像過去寧衛民,在安排考察團出國前作足了準備。
先得發個小冊子,由專人給上幾堂課,先介紹一下日本社會基本情況,讓大家起碼了解下在日本的風俗與國內的不同,提前學些一些基本注意事項。
他們完全就沒做這方面考慮,只是簡單的認為,招待這些人集團,吃喝玩樂一番,再送點禮物就可以了,沒有什么大不了的。
那么受邀前來的人無知且自大,邀請的人準備又不足,那么在接待的過程里,出現各種問題,變得麻煩纏身,也就是再正常不過的事兒了。
只能說,郭氏集團算是自作自受,過高的估計了龔明程和欒局長他們這些人的個人素質,才會把這幫不聽勸又事兒多的“京大爺”和“姑奶奶”給請了過來。
所以相對于及時止損的“然林旅館”店家來說,其實真正感到無比頭疼的,越來越的痛苦的還是代表郭氏集團出面負責接待他們的人——日本兩家壇宮分店的現任管理者——吳運杰。
吳運杰是新加坡人。
盡管他從小讀書努力,但差了一些天份,他的成績不算好,也不算賴。
再加上家庭出身普通,他自知無緣就讀名牌高校,也沒辦法去從事醫生、律師、金融的這些高端行業。
所以他便選擇了更穩妥的一條路,去瑞士學習酒店管理專業。
并在畢業之后憑借海外拿到的學位,順利進入郭氏集團的香格里拉酒店工作。
果不其然,憑借年輕干練和學位的優勢,他在酒店內部迅速脫穎而出,短短三年就從一個普通的前臺接待升任餐飲部副總經理。
這次郭氏集團把他派到日本來管理壇宮飯莊的兩家餐廳,也算是對他的一次破格提拔。
因為原本按照集團的用人標準,起碼要在工作年滿五年,才能獲得這樣的海外工作機會的。
現在這個機會卻給了他,無疑是把他視作一個值得培養的人材,等于給了他一個有可能從中層管理者晉升為高級管理者的機會。
不用說,對吳運杰來說,這是相當值得慶賀的一件事,他非常激動,也非常珍惜。
自從得到任命,他滿心想著就是到了日本之后,他該怎么大展拳腳,把接手過來的兩家中餐廳怎么按照真正的國際化標準進行調整和管理。
想著如何在短期內,讓經營數據再上一個臺階,以證明自己的能力和價值。
不過真等來了日本之后,他可沒想到,在接手之前的幾個月過渡期里,真正感到大開眼界的反而是他自己。
坦白說,寧衛民為壇宮飯莊制定經營策略和經營模式,完全有別于這個時代大多數的中餐廳。
其核心競爭力,絕不是找個可靠的廚師長,裝修豪華一點,服務要求嚴格一點這么簡單的。
他打造的壇宮飯莊那是完完全以華夏文化為基礎,以京城宮廷菜為噱頭的主題餐廳。
要手藝有手藝,要格調有格調,要玩的有玩兒的,要看頭兒有看頭兒。
可以說他辦的根本就不是個餐廳,而是個包羅萬象,豐富多彩,可以呈現立體享受的華夏宮廷美食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