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10月中旬,有一個日本企業家在出訪美國的接待晚宴上,發表感想時說,“日本已經不需要向美國學習什么了,所有的一切,日本已經凌駕于美國之上。”
而這股自信的來源就在于當時已經勢不可擋的日本經濟和股市。
其實也難怪如此。
因為此時的美國,盡管在冷戰中即將戰勝蘇聯,但也因為國力消耗過多,看起來十分疲軟。
反觀此時的日本,不但挺住了《廣場協議》帶來的日元升值危機,和曾經讓全球股市瑟瑟發抖的“黑色星期一”,還借機橫掃全球金融市場。
1989年,日本經濟和股市幾乎達到了泡沫經濟以來的高潮,可以說是史詩級別的一年。
日本股市延續升勢真正迎來了全民炒股的時代,同時也讓東京證交所的交易傭金一舉超過紐約華爾街,登頂世界第一。
雖然日本當局礙于內外壓力,已經開始著手打擊股市過熱,推出了一系列金融緊縮政策,但日經指數依然我行我素,連創新高。
三月突破三萬三,八月突破三萬五,十月突破了三萬七……
此時的日本股市市值已經達到了美國的一點五倍,相當于全世界所有上市公司市值總額的45%。
當下全球的十大銀行,有九家來自日本。
東京股市的總市值,力壓老牌金融市場倫敦,整個德國股市的股票加起來,市值還沒有日本ntt一家公司市值高。
在東京外匯交易市場,每天的成交量更是遠超紐約。
這一年,日本的對外純資產投資已經連續三年位居全球第一。
日本上市公司的經常性收益率也達到了創紀錄的18.8%。
所以在一些學者和專家眼里,日本確實大有取代美國,稱霸世界經濟的勢頭。
不但有人在報紙上公開發表預測,說“日經指數馬上就會漲到六萬點”。
甚至就連前期一直提醒日本政府注意股市泡沫的經濟學家黑田東彥,此時也開始掉頭唱多。
哪怕是曾經一度唱衰日本股市的金融巨鱷索羅斯在此刻都改變了自己的觀點,說“世界的經濟實力與金融實力,正在從美國轉移到日本。”
實際上,幾乎所有沉醉其中的人,都相信明天還有新的頂點。
尤其此時市值已經超過了美國所有證券公司總和的野村證券,本年底在四季度之初就就已經實現了五千億円的凈利,預計會實現超過百分之三十的凈利增長。
那么出于自身的利益所在,他們更是完全以牛市旗手自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