柜臺工作人員愛莫能助,不過她以自己的經驗來預測,最晚今晚,他們的影院就會追加場次。
院線才是第一個對電影票房趨勢最直觀最敏感的觀察對象,根據上座率情況,他們會快速調整和安排電影場次。
《我不是大英雄》第一天和第二天的上座率是挺高的,但各大影院覺得按目前的排片情況來看,應該可以應付得過來。
然而第三天,正好是周五,晚上的場次卻場場預定爆滿。
院線和電影發行方簽合約,院線是屬于強勢的一方,電影發行方屬于弱勢群體。
院線可以有權力在有利于自己的合同條款范圍內調整排片率。
比如初始排片率中,某部電影上座率達不到最低要求,院線有權降低排片率。
自然地,上座率高,院線也不會跟錢過不去,不會死活不調高排片率、增加銀幕塊。
黃金院線是陳子昂和關妮兒、寧曉佳合伙開辟的院線,給《我不是大英雄》的排片率是最優等的,達到20%。
只是黃金院線還算是比較新的一條院線,它在一線城市開設的影院還好點,至少有三家以上。
但在二線城市,有的地方甚至一家都還沒有。
如此一來,《我不是大英雄》口碑炸裂,觀眾抱著強烈的期待和好奇心,開始擠進影院觀看的時候,發現一時買不到當下的票,甚至明后天的票都沒好位置了。
江一郎熬到晚上,等待影院加場,才淘到一個座位,雖然是在角落里,但他也知足了。
電影還沒開始,他看著陸陸續續進來,擠滿影院的觀眾,暗暗驚嘆。
什么叫口碑炸裂,這就是啊。
口碑一炸裂,誰也擋不住民眾的熱情。
網上的評分實在太高了。
有的地方平均分達到9.7。
即便是以挑剔著稱的一些評分網,也達到了9.2以上。
要知道,在一些評分網上,評分能達到9.0的,鳳毛麟角,一只手都能數得過來。
有的地方,9.5分的,一部都沒有,《我不是大英雄》是第一部上榜的電影。
題材,演技,電影呈現方式,都太出色了。
電影開場,江一郎很快看到陳子昂的演技。
蓬頭垢面,胡子拉碴,整個一吊絲中年男士的模樣。
認識陳子昂的觀眾,很多差點認不出那是陳子昂。
江一郎也是吃了一驚,他看過陳子昂的電視作品。
令狐沖和蕭峰的性格反差很大,沒想到這個程勇角色,反差更大。
“這也能演?”江一郎有些不敢相信,至少在二十出頭的時候,他無論如何也勝任不了這個角色。
接著看下去,江一郎很快進入故事中,時不時跟觀眾一樣忍俊不禁。
當看到抱著滿臉是血,奄奄一息的黃毛奔進醫院,由于體力不支倒地,絕望中怒吼的曹斌,江一郎和觀眾一樣,悲從中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