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中義軍大道遍野,招納就是了。
這也是李紅玉最擅長的本事。她從鄠縣出發,蒙上了紅色面紗,穿著炙紅似火的戰袍和披風,豎起邊角如火焰般躍動的旗幟,打著李淵和族叔李神通的名號,一路向著自己阿耶起兵和入關的方向行進。
她始終帶著最自信、最親切的笑容,走一路招納一路。沿途所過之處,各路義軍競相響應。人們仰慕和驚嘆于她即使被蒙上大半個面孔依舊絲毫無損的絕世美貌,有的義軍甚至在她到來兩三天前就開始張羅起歡迎事宜,而李紅玉,則毫不吝嗇地向每一個值得拉攏的義軍首領作出功成封官的許諾——這是向她阿耶充分學習的成果。
在此期間,李紅玉還收獲了兩名大有來頭的鐵桿仰慕者。
一個名叫李仲文,爺爺是西魏八大柱國之一李弼,父親是大隋安州總管、真鄉郡公李衍。
另一個叫丘師,三州刺史、譚國公丘和的長子。
一個是未來的大唐反叛者,另一個是大唐開國將領。
他們此時此刻尚且年輕,還沒有經歷人生中必將經歷的跌宕起伏,但絕沒有人將他歸于紈绔子弟的行列。只因他們敢于混吃等死的生活,不屑于即便改朝換代對自身榮華富貴也無絲毫影響的安穩,在亂世中拉起一只隊伍,等待風起之時。
他們是見過世面的,完全具有迎風飛舞的素質和能力,在亂世之中亦大有可為,卻依舊被關中女神的美麗所折服。
尤為重要的是,他們并非折服于李紅玉被遮掩的容貌,而是在見到李紅玉本人的一瞬間,就不自覺被卷入赤紅而溫潤的氣場中,為她所講的第一句話、發出的第一聲淺笑而震撼顫抖,心甘情愿放棄開創一番屬于自己事業的念頭,從此以后肝腦涂地。
再后來,又一個紅月升起的夜晚,李神通的鄠縣大營里下起了一場飄著桂花香味的小雨,那甜甜的味道鉆進了每一個兵士的鼻孔里,所有人都在一陣發自靈魂的喜悅中,從鄠縣深山巫女的巫術中清醒過來,重新回憶起關中女神的美好與善良。
這場雨是大自然的饋贈,但在山頂高頭撒下那些令人清醒藥粉的,是李紅玉和舞馬披著袈裟的身影。這也成就了又一個只屬于他們兩個人的浪漫回憶。
當天夜里,還沒等李神通回過神來,四萬名曾經隸屬于何潘仁的兵士悄無聲息離開大營,向著李紅玉那些不可思議的神話廣為傳頌的關中沃野奔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