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文成都被燒得渾身潰爛卻仍懷抱匡扶大隋的信念帶著不足千人堪堪逃了出去。
不日,東都落入李密之手。
李密收編了王世充余部,繼續擁立楊侗為帝,以謀正統。
此時的楊佟已被王世充廢而深鎖幾日,此番失而復得使得他喜極而泣,卻未曾想過之后將要降臨在他身上的命運在漢末之時早有一位劉姓仁兄深刻體會過了。
舞馬、李靖和李紅玉三人的賭局也有了最終的結論。
“這簡直太離譜了!”
舞馬對歷史車輪肆無忌憚的出軌愕然無語,仿佛是上天專為了讓他無法贏下與李紅玉的賭局,做作而毫無自知地插手作弊。
李紅玉在得到末世般火雨降臨消息的當晚,與紅拂女結拜金蘭。
結拜之時前去捧場的俱是李紅玉麾下親信,連舞馬的衷心管家黑土狼也到場了。
唯獨舞馬,在李靖極力反對之下,未能親至現場啪啪鼓掌。
結拜當晚,李紅玉召見舞馬,對他說道:
“舞郎君,雖然閣下賭局未勝,但我之前答應了你,要幫你完成一個心愿。這個承諾依然有效,你想清楚了就告訴我——趁我還好端端活著。”
舞馬沒有仔細品味話中悲涼語意,回道:“愿賭服輸,我可沒臉再提這事兒。”
“可是,”
李紅玉說道:“如果,我偏想答應你呢。”
今夜的李紅玉格外具有壓迫感,舞馬拱手告辭出來,暗自打定主意決不要李紅玉兌現這個諾言。
東都戰局結束之后,天下爭霸的局勢愈加分明,大唐王朝在中原地區,甚至在整個天下最重要的對手只剩李密與雄踞河北的夏王竇建德兩家。以綜合實力而論,占據上風無疑仍是李家大唐。
李世民提請李淵趁著李密慘勝未休、軍隊疲憊,又在東都立足未穩之時,立刻東征決不可錯失良機。
李淵迅速批準。
李智云則趁機提請征調紅玉塔府長史舞馬作為此次東征協助覺醒徒參戰。
李淵一度因為顧忌李紅玉的想法而對李智云的提請猶疑不決。
直到李世民也呈遞了要舞馬一同東征的提請之后,出于對二兒子品性的信任,李淵更加堅定地認為對付李密的確需要一個和李密同等級的三階覺醒徒,而現今的大唐塔又的確沒有一個合適的人選,這個提請完全出于公心,應當予以準許。
李紅玉想,五郎能有什么壞心思呢。
無非是想白撿一個三階覺醒徒的勞力,好讓舞馬適時馭使【血色祭煉】。
若是管了大用便是李世民運籌帷幄李智云調度有方之功,若是用得不好便要推怪舞郎君覺術徒有虛名了。
若是舞馬不慎戰死沙場,當予以濃墨重彩的謳歌,以使他名傳史書流芳千古。
李紅玉心里直冷笑,并以【血色祭煉】耗費極巨、折損壽元為由,拒絕舞馬隨之東征。
李智云卻道:“要他東征,又非一定要他馭使那勞什子三階覺術。舞郎君覺術高強,天下罕有敵手,只做鎮定軍心之用,也是極好的。”
舞馬聽他話音,恍然想起原先的歷史軌跡上,李建成和李元吉也曾以同樣的手法對付李世民。
如今時空移轉,原先被這手法坑苦了的被害者轉向施害人,而受害人竟然輪到了舞馬頭上,實在是造化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