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慢侯拿著金匱密函,驚訝了許久。他很快就反應過來,明白了藩鎮家族的心思。
李靖是李慢侯的長子不假,但李靖的身份,其實也是一個藩鎮,他是以東洲郡王的爵位出任東藩漢海都護府職務的,特殊雖然特殊,可在東藩內部,他就是一個藩鎮。
東洲的情況其實大家都清楚,燕王長子野心勃勃,隨時可能將東洲從東藩府分裂出去。對于如今的藩鎮集團來說,交出權力換取了富貴之后,他們更希望東藩府能夠天長地久,這樣他們的子子孫孫才能享盡榮華富貴。不希望發生分裂和戰爭。另外李靖母親也沒少從中做工作,這個野心勃勃的女人,教出了一個野心勃勃的兒子,而她比兒子更野心勃勃。
這對李慢侯來說,是一個很大的難題,他不選李靖,父子人倫上,兒子會恨他。他選了李靖,又不符合他的想法。在他看來,李靖并不適合這個職務。李慢侯并不在意李靖分裂東洲,在他看來,以目前的技術水平,跨越太平洋管轄另一塊廣袤的大陸,其實并不現實。大英帝國無法管轄北美殖民地就是例子,一旦殖民地有所發展,勢必跟母國產生利益沖突,母國一旦不夠強大,殖民地勢必會脫離母國獨立。這是歷史規律,早期殖民帝國都面對過這個問題。
李靖如果以東洲郡王身份執掌東藩府,那意味著他將在奪位過程中占據絕對的優勢。如果選擇李靖執政,李慢侯無異于重新立了一次世子,這是對權力承接制度的破壞。
所以他權衡一番之后,在現任東藩府令李睿、大理寺卿的見證下,選擇了綦業。綦業是李睿上任之初選定的下任府令人選,陪伴李睿執政了十年,經驗非常豐富。選他是最穩妥的決定。
勾選之后,就交由大理寺卿和綦業,他們將很快公告天下。
消息瞬間傳遍天下,宋朝朝野都對此感到憂慮。
在宋朝當權者看來,綦業跟李睿是一丘之貉,綦業本就是李睿提拔的副手,而且是山東府學兵法科畢業,跟李睿一樣,擁有在邊地都護府任職的經歷,李睿執政燕然都護府,綦業則長期在渤海都護府任職,論武功,綦業甚至要高出李睿一頭,因為女真人就是綦業在渤海都護府任上被滅國的。
東藩選擇這樣一個人當下一任府令,讓朝廷趕到了秋風蕭瑟。東藩南下,始終是朝廷最大的危機。這些年不斷掙扎,晏湲、趙鼎、張浚這些人輪番登場,卻始終沒有大的起色。反而是越折騰,越弱勢。
隨著大航海時代走向成熟階段,海外擴張不再是一個虧損項目,開始向母國反饋豐厚的利益。作為大航海時代的開啟勢力,東藩享盡了紅利。東藩控制的海外貿易基地、海外殖民地,每年可以為東藩提供五千萬貫以上的直接財富。而因為海外貿易擴大,間接帶動東藩轄區生產發展帶來的財富,根本無法計算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