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身的大平臺上,有能力用強杠桿與對手較量,這或將影響存量房市場的游戲規則和利益格局。
“要說最急的還是老姚,貝殼的創立便是因為鏈家想要反抗58同城的壟斷,其模式會對58同城的商業模式帶來沖擊。”
包凡調侃道:“敵人弱小的時候沒有弄死,等人家成功上岸,在外部市場環境下滑背景下,獲得一絲喘息之機,以后……”
沈鋒不置可否,對于58一直沒什么感覺,一把王炸被打的稀爛!
其實還是太貪心,宣布上調端口費30%~50%,徹底引發包括我愛我家、鏈家、麥田在內的中介聯盟的聯手抵制。
所有中介公司們用下架旗下所有房源作威脅,來對抗通過流量壟斷來收割自己的利潤。
誰給你與天下為敵的勇氣?
結果人家貝殼看準痛點,收取的是交易手續費,成交才有錢賺,力求展示真實的房源信息和價格,推動買家和賣家之間快速成交。
這樣才更有動力深入調查樓盤信息以及提升交易環節的服務。先豎著做深、再橫著做平臺的路徑。
“貝殼既當運動員又當裁判員,先把房源優先給自己的親兒子,鏈家和德祐來完成。因為在內部ACN系統里,如果讓貝殼、鏈家和德佑之外的中介來成交,大頭兒就要給人家,其只能抽8個點的平臺費。”
“正好戳中58的痛點,但現階段仍是資源整合,如果貝殼構建最大的房產交易網絡,很可能只是下一個姚勁波,沒有本質的區別。”
包凡預測道:“除非未來貝殼真的能夠減少買賣雙方信息差,在保持同業費率的基礎上,利用規模優勢實現降本增效,提升買賣雙方的體驗,才能走出一條自己的路。”
沈鋒搖搖頭,未來的事誰能說得準?
龐大復雜的住房服務市場中,年僅兩歲的貝殼率先出位,享受到互聯網+地產的紅利,看似風光無限,同時又成為多家平臺的眼中釘。
砸錢平推市場這兩年,多次被早期品牌主爆出平臺架空品牌、惡意傾斜資源和空談賦能支持等弊病。
開放商方面,貝殼新房簽訂的是排他的獨家協議,即只有貝系經紀人能對外銷售,雖然會給一筆保證金,但是失去渠道的痛苦比短期利益更大。
線上線下,從房源品牌、開發商到中介機構,那些不認可貝系玩法的中小企業,加上58集團旗下的幾個平臺……
所有藏在貝殼上市利好局面下的危機,這就是包凡所謂的反貝殼聯盟,敵人們伺機蓄力一擊。
更不用說還有阿里京東虎視眈眈,
太刺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