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翰文:“那這么說,太陽就不應該存在!”
張璐搖搖頭:“它可以存在,但除非它的溫度并沒有那么高。”
“但如果溫度沒有那么高,這就又違反了核聚變假說。”
“沒錯,這產生了一個悖論,除非“熱力學第二定律”和“核聚變假說”有一個錯了。然而,前者被證實是正確的……”
李翰文:“那核聚變假說就是錯的。”
“我也更傾向于核聚變是錯的。”張璐點點頭:“關于太陽的溫度可能很低,其實還有一個實質性的證據,就是1987年科學界“目睹”的一場天文奇觀。”
“據說,當時一顆直徑約1公里的星際彗星突然闖入了太陽系,并以680公里/秒的速度近距離穿過了太陽表面!據后來推算,它的近日點距離太陽中心約15萬千米,也就是說,它從太陽表面(日冕層)之下55萬千米處穿了過去!”
“我們都知道,彗星的主要成分是冰,那它是怎么穿過去并保證不被太陽的高溫所熔化的?只有一種可能——太陽并沒有那么高的溫度!”
“后來,人們陸續又觀測到一些近距離穿過太陽外層大氣(日冕)的彗星,由于此現象過于令人費解,所以并沒有對外公布,科學家將其稱為:掠日彗星。”
李翰文:“為什么不公開?又是為了避免引起世界的恐慌?”
“不。”張璐搖搖頭:“這主要是為了避免引起科學界的恐慌,雖然在科學界大家都心知肚明,但就是誰都不說。即使有一部分對外公布了,也宣稱彗星在進去太陽大氣之前就已經被太陽巨大的潮汐力給撕裂并熔化了。”
“科學界不敢公開事實,因為那樣必定會遭來全世界民眾的質疑,不僅會對“太陽核聚變假說”質疑,還會對整個科學界產生質疑,這是世界科學發展所不允許的,所以不到萬不得已誰都不會說的。”
李翰文:“但是你說了。”
“無所謂~”張璐聳聳肩:“反正我現在也不是科學家了,更不屬于科學界了,所以我說什么沒有人會管了……但沒有了科學家的身份,說什么也缺少信服力了。”
李翰文嘆了口氣,說:“唉~你們科學界的水還真深。”
“但同樣也是一潭死水了。”她補充道:“至于“太陽的溫度很高”那只是我們直觀的感受,暖洋洋又刺眼的日光、火紅的太陽,但是你有沒有想過;宇宙真空中是不傳導熱量的?”
“對呀!”李翰文恍然大悟:“真空不傳導熱量,也就是說即使太陽真的很熱,那我也距離這么遠也感受不到。”
“是的,如果太陽真的很熱,那么距離它最近的水星,早就應該被烤化了。并且、當我們距離太陽越近的時候就應該越熱,比如:山頂(珠穆朗瑪峰),但事實卻正好相反。”
李翰文若有所思道:“那為什么我覺得有陽光的地方就熱一些,而沒陽光的地方就冷一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