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8日的廣州,天氣陰沉,滿是厚厚的、低低的灰黃色的濁云,瑟瑟的北風卷過,空氣中透著絲絲寒意。珠江上空籠罩著淡淡的云霧,仿佛罩上了一層薄紗,不如往日明媚,顯得十分神秘。
上午,國家呼吸系統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主任、國家衛生健康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鐘南山雙眉緊鎖,正在與幾位專家討論新冠肺炎問題。昨天,他和一位教授一起去了深圳三院調研,那里新增了一例新冠肺炎的疑似病例。這位教授也是“抗擊**”時與鐘院士一起戰斗過的戰友,如今他們仍然在同一戰壕里。
自從1月8日國家衛健委專家組確認新型冠狀病毒是此次疫情的病原之后,作為國內外享有盛譽的老專家、一位84歲的老院士,這幾天他一直寢食難安。2003年參與抗擊**的經歷,使他深感憂慮,同時也在揣測和深思:這種新型冠狀病毒,將會產生怎樣嚴重危害性呢?
鐘南山院士的助理正在辦公室忙著,這時,他接到了國家衛健委一名工作人員打來的電話:
“我們經過充分討論,還是想請鐘南山院士親自出馬,務必今天趕來武漢!”
“鐘院士下午要參加省衛健委的一個緊急會議呢。這樣吧,您稍等,我馬上查一下今天的航班和高鐵信息,看是否有去武漢的票?”說完,他趕緊用手機查詢當天的飛機航班和高鐵車次。此時春節已經臨近,票源非常緊張。一看,果然都沒票了。
他趕緊電話回復:“我剛才仔細查了,今天去武漢的飛機票已經沒有了,高鐵連無座票都賣光了!您看能否緩一天,讓鐘院士明天一早飛過去,行不行?”
“那我趕緊去請示一下領導,馬上答復你。”
一個小時后,回復電話打來了:“領導們商量了,還是要請鐘院士今天務必趕到武漢。高鐵票我們來聯系。”
助理連忙匆匆趕到會議室,向鐘南山院士作緊急匯報。
“他們剛才也跟我打來電話,今天必須趕到武漢去。國家的這件事情非常重要,國家需要我們去,我們必須今天就趕過去!”鐘南山堅定地說,“這么吧,你趕緊去趟我家里,將我的行李收拾一下帶過來。下午我參加完省衛健委的緊急會議后,我們立即動身出發!”
“好的,我這就過去給您去拿行李。”
上午的會議一直開到12點才結束,鐘南山匆匆吃過中飯,就趕去參加廣東省衛健委的緊急會議。
會議討論的主題就是如何應對突發的新冠肺炎疫情。全省的知名專家匯聚一堂,展開熱烈討論,警惕而又謹慎地進行各種謀劃。
會議開到下午四點半才結束。顧不上休息,鐘南山院士與助理坐上小車,連忙往高鐵站趕。汽車一路飛奔,下午
(本章未完,請翻頁)
五點半順利到達了廣州高鐵南站。
年關臨近,一年一次的春運如期而至,火車站內人山人海,到處人頭攢動。廣東是改革開放的前沿,也是全國的勞務輸入大省,在珠江三角洲的打工者們,辛苦一年,早已盼望著回去與親人們團聚了。拎著大包小包、即將踏上歸途的人們,心情激動,滿臉喜悅,他們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盡快趕回家過年,與家人們團聚。旅客中,幾乎沒有人戴口罩,歡樂的海洋里,又有多少人知曉,一場席卷全國的暴風驟雨即將來臨?
因國家衛健委提前與鐵路部門取得了聯系,火車南站安排鐘南山院士和助理登上了下午5:45發車的G1022次高鐵。由于車廂沒有座位,列車長只好幫他們在餐車上留了兩個位置。兩人如釋重負,總算上了車,盡管是在餐車,但總比站著去武漢要強多了。
鐘南山院士是個閑不住的人,一坐下來,便立馬打開電腦,開始查閱和整理有關資料。他工作的時候,思考的時候,都很不喜歡被別人打擾。幸而車上沒有人認出他來。車廂里很安靜,大部分人都在安靜地玩著手機打發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