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9日,板房安裝完成20%,水電暖用、機電設備同步作業;
1月30日,集裝箱板房進場、改裝、吊裝快速推進;
1月31日,基礎混凝土澆筑全面完成
2月1日,活動板房全部安裝完成,機電安裝完成70%,道路,醫療配套設施施工全面推進……
搶時間,不能犧牲工程質量。戰“疫”告急,程風華大年三十火速集結人員和物資,全力配合打贏火神山建設攻堅戰。火神山醫院功能區域多,機電安裝工藝也較平常建筑不同,擴散性地鋪設電纜、通給排水管道都是施工難點。尤其夜間照明有限,為給板房箱體下方接通水管,工人須橫趴在工字型鋼托之下,在逼仄空間里專注作業,辛苦異常。為了嚴控質量,每做好一道工序,程風華叮囑工人首先自檢一遍,1小時內帶班組長和技術人員再跟進把關。在這樣的嚴格把控下,雖然管理人員和工人兩班倒、24小時連軸轉,但他們負責的安裝項目,全程未出現一起返工事件。
越是緊要關頭,越要靠前指揮。組織專題會議,參與項目施工協調和資源調度,現場解決各種問題和困難,程風雷與成千上萬的建設者一道,每天堅守在一線、連日奮戰,滿眼血絲、嗓子嘶啞。
寒冬臘月的深夜,當地氣溫低到零度,有時感覺自己快要撐不住了的時候,程風雷坐進工程車上,眼皮不自禁地合上了。但是剛過一會兒,他就會一個激靈驚醒過來,然后又打開車門精神百倍地走向現場。在他的心里,始終只有一個信念:那就是提速、提速、再提速!
高強度勞動讓工地上每一名建設者都繃緊神經,“快點!再快點!”不僅掛在每個人的嘴邊,也刻在每個人心里。
多道工序同時推進,多家單位同場作業,誰也不甘落后,誰也不想最后完工!
工地上,鮮紅的黨員突擊隊、青年突擊隊旗幟高高飄揚,這里活躍著一支支生龍活虎的突擊隊員。在火神山項目的參建單位里,青年人超過60%,成為這場疫情阻擊戰中的生力軍和突擊隊,正值萬家團圓之際,命令下達,他們紛紛主動請纓,與數千名建設者一道,星夜兼程,歷經艱難,從全國各地火速“逆行”,馳援武漢參戰。
在全國6000多萬“云監工”24小時的注視下,從荒草叢生,到拔地而起,火神山醫院的骨架很快成型——這是與疫情賽跑的“中國速度”。
電力、通信等企業也在接力前行,為即將入住的醫護人員和病患提供溫暖、光明和便捷。
程風雷不時為建設者們加油鼓勁,他說:“火神山醫院建設,這是救命工程,早一分鐘建成醫院,就能早一分鐘挽救生命!你們不是直接跟死神搶生命的人,你們是跟死神搶時間的人。”
在火神山醫院這支龐大的建設隊伍中,“跟死神搶時間的人”有很多很多。
1月23日晚11點,32歲的楊春陽作為第一批火神山醫院建設者趕到選址地點。進場即啟動倒計時,這是對建設者的一場大考,他們不僅要精通施工工序,還要協調眾多人力物力。身為項目經理,他在施工實施組負責現場施工管理,為與疫情搶時間,他踩著泥濘,在百臺機械和成千工人中尋找作業面,前方HDPE膜剛鋪設完成,后方就組織鋼筋模板架設,穿插施工,不
(本章未完,請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