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想了想勸道:“這老話說得好,還有兩字經兒,叫做幫襯,幫者,如鞋子有幫;襯者,如衣有襯。若是有點什么事,勛戚都可以幫著皇叔一些。皇叔這樣直接把他們都給棄了,豈不是把他們徹底推給了明公們?”
朱由檢看著張嫣還是搖頭:“他們都是爛泥扶不上墻,見縫插針的撈點好處,幫襯?指望不上他們。移宮案時候,誰幫襯皇兄了?朕登基之前,都躲到南海子了,哪個勛戚幫到朕了?也就英國公幫襯了。”
這就是勛戚被拋棄的理由,一群廢物點心,除了張維賢,在兩次皇位交割,需要勛戚們穩定局勢的時候,一個比一個跑得快。
王承恩當初選哪個破廟,而不是周奎家中躲避,顯然是也看透了這一點。
勛戚做那騎墻派,兩頭都想討點好處,從皇帝這里得一些田地,從朝臣們手里得一些營生,終日以享樂為主,既然已經無用,自然棄之。
他們不是朱由檢團結的對象。
如果把大明朝簡單的比喻成一個上市的公司,那朱由檢就是大明第十六任董事長。
而他接手的大明,就是一個市盈率極高,并且持續了數年,資產不斷膨脹、股權極度稀釋的上市公司,那遼東戰局失利,就是重大的利空消息,股價暴跌,資金鏈正在崩潰。
現在挽救大明的方案,有三種。
第一種方案是遼東戰局大勝特勝,傳出重大利好消息。這也是現在朝臣們的解決方案,瘋狂的質押,征遼餉就是質押資產的一種方式,換取到的現金,投入遼東戰場,想要獲得遼東戰場的勝利。
但是遼東一年六百六十萬白銀的投入,如同無底洞一樣,填都填不滿,歷史也證明了,在爆倉的時候,遼東多年的建設和投資,都給了建奴。
第二種方案,董事長跳樓。歷史上,他這個第十六任董事長,就是如此選擇。
本來南直隸子公司謀求上市,結果在公司重組上市的過程中,董事會又起了矛盾,新成立就狀態就處于異常的南明股份有限公司,在上市的過程中,還發生了董事長失聯的利空消息,最終大明徹底摘帽退市。
第三種方案,并購重組,注入新的資產。讓最廣大的百姓,進入董事會,但是這不僅僅是明公們會反對,那些本不說話的人,聽了也會跳起來,打他朱由檢的膝蓋。
本來最廣大的百姓們,被明公、地方官、士林、縉紳、富戶、勛戚們視為財富和工具的一部分,百姓們突然擺脫了財富、工具本身的定位,平步青云,野雞飛上枝頭,變成股東,既得利益者不反對才怪。
這也是朱由檢現在陰搓搓的在做的事,這是不會被所有人同意的方案,但是他正在偷偷進行著,準備著手以代表最廣大的百姓們的根本利益,為基本執政理念,對大明的股權進行改組,謀求恢復資金鏈。
而現在,就是第一步,將勛戚不良資產進行切割,分給大明的百姓,當然在這個過程中,朱由檢這個董事長會得大頭。
而現在以明公為代表的股東們,在股東大會上,吵鬧的是上一任的首席執行官魏忠賢的罪責。
當然這只是一個簡單的比喻,治國絕對不是操作上市公司一樣那么的輕松。
“所以魏忠賢已經死了?”張嫣思慮了良久才愣愣的問道。
朱由檢點頭,魏忠賢已經死了,不管是閹黨的營救活動,還是東林黨的倒魏活動,都是做的無用功罷了。
張嫣看到了朱由檢的點頭,其實從朱由檢登基第一天,就要驅逐客氏開始,他就知道了這個弟弟,并不是什么優柔寡斷之人,沒想到會如此的雷厲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