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家起家和遷平戶(移民)李旦,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李旦是海盜豪商,泰西紅毛番皆稱其為甲必丹(Captain),是泰西人對首領的稱呼。
李旦無子嗣,但是有義子兩人,其中一人就是鄭芝龍,鄭芝龍和李旦在月港相識,在李旦的手底下做了兩趟生死買賣,隨后到長崎打拼了一年有余,憑借自身的才干,被李旦賞識收為義子。
李旦臨死前,將所有的船只、手中的海盜、海運都給了鄭芝龍。
李旦一直在尋找他的海上繼承人,需要一個對海軍有著獨到見解的領袖人物,而不是平平無奇,被某種思想所固化的人,因為李旦看到了英、荷屬的東印度公司的利益。
遠洋,將是世界的主流,而非陸地。但是他手底下缺少這樣的人,恰好,鄭芝龍出現了。
而后李旦,將大明、以及萬里海塘萬國陸地上的種植園、貨物集散碼頭、以及人脈都給了另外一個義子,李國助。
鄭芝龍喜歡大海,李國助不喜歡漂泊。
兩個義子都安排妥帖,李旦心滿意足的撒手人寰。
起初李國助和鄭芝龍兩人親密無間,合作的極為順暢,一個產,一個銷,鄭芝龍以大哥自居,李國助的日子,倒是過的比當初李旦活著的時候,還要好上數分,生意越做越大。
可是李旦的結義兄弟許心素,可一點都不覺得兄友弟恭算是什么好事!
李國助自襁褓中被李旦收養,李旦也一直視若己出,任誰都認為李國助是李旦走后的繼承人。
結果臨到了,橫空殺出個鄭芝龍,許心素就開始挑唆李國助開始針對鄭芝龍。
鄭芝龍重情義,又受恩于李旦,臨終李旦交代遺言,還囑咐鄭芝龍看護好李國助。
鄭芝龍在兄弟鬩墻,紛爭起后,就處處忍讓,這就是鄭亢的意難平的地方。
明明是鄭芝龍處處讓著李國助,李國助還叫囂著自己能力強,打著要奪回父親基業的名號,處處為難鄭家海船。
這也就罷了,跟著鄭芝龍的人,都是起于微末的草莽之輩,也習慣了日子不順,被針對,被為難,大哥授意,繞著走就是。
但是鄭亢,卻眼看著鄭芝龍左右為難。
一邊是跟著他出生入死的兄弟,一邊是義父收養的另外一個養子,一邊是義氣,一邊是恩親,鄭芝龍居其中,雖然嘴上沒說,但是底下的兄弟又不傻。
所以鄭亢第一次對著外人說起這事,才會如此的意難平。
“不管是鄭芝虎那個粗人,還是鄭亢,其實都不是做主的人。還是得等鄭芝龍進京才好。朕決議封鄭芝龍一個五品游擊將軍,讓鄭芝豹入國子監就讀。”朱由檢思慮了半天才說道。
“皇叔打算給鄭家支持,到底到什么地步?”張嫣疑惑的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