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時候應該是在叩門天子朱祁鎮的時候,當時于謙掌管兵部,拒敵于京師,也先敗退,算是第一次治病。
扁鵲第二次見蔡桓公的時候,扁鵲說:“君之病在肌膚,不治將益深。”
那時候應該是嘉靖年間,嘉靖皇帝用自己化外之術,內斗權臣,外斗倭寇,以金身不壞之軀略勝一籌,而后才有了隆慶開關,隆慶議和。
扁鵲第三次見到蔡桓公的時候,扁鵲說:“君之病在腸胃,不治將益深。”
那時候應該是在萬歷十年,張居正死后,大明的吏治稅治,報復性的**,而萬歷皇帝也用三十年不上朝,讓病在腸胃的惡疾,深入骨髓。
疾在腠理,湯熨之所及也;
在肌膚,針石之所及也;
在腸胃,火齊之所及也;
在骨髓,司命之所屬,無奈何也。
大明已經病入膏肓,無數的人背后一張張巨大的利益網,在大明王朝盤根交錯,吮吸著大明的給養,而創造養分的百姓們,早已經餓的皮包骨頭。
如何讓大明王朝延續下去?
第一步朱由檢打算和建奴議和。
當然和一個連官史都寫在遼東公文背面的建奴主議和,根本就不可靠,猶如二戰時候,簽訂的《蘇德互不侵犯條約》一樣,壓根就站不住根腳。
這一點,朱由檢清楚,黃臺吉更加清楚。因為建奴貧瘠,黃臺吉這些建奴主,屬于那種,有條件,我要搶,沒有條件,創造條件,我也要搶的人。
他們就是和大明簽訂了和談之約,也會逮著機會就搶一把,壓根不會顧及什么和約。
第二步就是將九邊軍鎮的欠俸補一補,讓大明的軍卒們能夠活下去,但凡是能夠活下去,他們也不愿意背上一個叛逆的身份,事實上李自成前期屢戰屢敗的原因,就是因為缺少基層的軍官,經常被洪承疇、盧象升、孫傳庭以少打多,一潰千里。
而后來在陜西、陜西軍餉徹底崩潰后,大量基層軍官加入了李自成的起義軍,指揮體系得到了大幅度提高。
孫傳庭再至潼關,也不得不感慨今非昔比,哪怕是兵仙韓信、兵圣孫武再世,面對已經擁有完整指揮體系,能夠隨時擴軍百萬的起義軍,而自己手中只有五千老弱病殘的時候,上面還有個皇帝喜歡指手畫腳,責令速速平叛,也只能徒勞興嘆。
第三步,就是反腐治吏治,就拿著張居正當年的那些奏疏,照樣樣子抄一遍,也會有巨大的功效,而反腐就是吏治的核心,其最關鍵的就是掌控天下水馬驛站的民信局,掌管了往來匯兌,就掌控了天下經紀買辦的動向,搞清楚了到底屬于合法還是違法的勾當。
至于訓練新軍、建設薊門火炮局這些都是重型投資,只要有一定的回報,就算不虧,若是得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那就是血賺。
最后就是徹底打敗建奴。
至于中興大明,朱由檢覺得自己還沒有那個實力,當然他有這個愿景。
大明王朝能夠延續多少年,朱由檢也不知道,但是他不想讓大明朝,亡在自己的手里。
朱由檢看著仵作們忙碌之后,繼續著自己的行程,來到了薊門,這是一個關隘,燕山群山拱衛京師,那么薊門就是從山海關方向,唯一突破進京的關隘,而此處關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