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么做有意義嗎?
沒有,他當然知道這一點。
朱由檢就是圖個吉利,否則一直心猿意馬,也處理不了政務。
倒是在側殿,朱由檢看到了諸葛亮,這是歷史上唯二可以同時進武廟和文廟的人物,而另外一位,可以同時入武廟和文廟的則是杜預。
杜預是誰?
朱由檢第一時間有些迷茫,他印象里壓根沒有這個人的印象。
但是在王承恩說起杜預同時位列武廟和文廟,甚至在諸葛亮入文廟之前,杜預已經入了文廟。
也就是說在南宋末年,諸葛亮加盟文廟,為文廟增光之前,杜預是唯一一個同時位列武廟和文廟之人。
朱由檢表面淡定,挨個燒了個香,但是已經對這個人產生了絕大的好奇。
到底是誰,還能比諸葛亮先一步,同時并列武廟文廟?
杜預是西晉人,確切的說,此人是才是結束東漢末年,群雄割據,三國鼎立的關鍵先生。
鐘會攻打漢中的時候,杜預是鐘會東路軍的軍師。
鐘會后來聯合蜀國舊將姜維謀反的時候,杜預又提前得知。
姜維、鐘會聯合謀反之案,提前敗露,功虧一簣,鐘會、姜維、張翼皆被亂兵所殺。
鐘會的諸多幕僚遇害,但是杜預卻幸免于難,并且贈封一千戶,雖然并無歷史記載,到底發生了什么,但是想來杜預能夠獨善其身并且得到封賞,肯定是立了不小的功勛。
而杜預最大的功績,就是促使了西晉朝內意見達成統一,咸寧四年,西晉發動滅吳之戰,統一戰爭正式展開。
而這一次,杜預不再是誰的幕僚,而成為了三國亂世統一的舉足輕重的人物,三陳滅吳的主帥。
杜預,是結束三國紛爭的人物,西晉滅吳之戰的主帥,而此人卻是個地道的文臣,本身不通任何武藝,以一羸弱書生,統領二十萬大軍,消滅了吳國,完成了三國歸晉的歷史使命。
此人結束了東漢末年三國并立分裂割據的局面,使中國重歸統一。
不僅如此,西晉滅吳之戰,也是西晉最輝煌的時刻,因為那是魏晉南北朝四百年間,唯一一次成功的統一戰爭。
為何朱由檢不清楚杜預的功勞?
其實因為西晉實在是拉跨,朱由檢對西晉知之甚少。
直到今天在武廟看到了杜預,由王承恩提醒,他才知道,原來世上有這樣一個文廟武廟并入,并且發動統一戰爭并且成功之人。
自古統一戰爭的成就者,無不在青史的長河里,留下赫赫之名,杜預的名望,完完全全是被西晉拉跨的表現給掩蓋了。
但是武廟文廟的規格,由皇帝主祭的地方,遴選極為嚴格,如此重要的人物,武廟和文廟從來不會忘記。
統一戰爭的發動和成功,都需要極大的政治智慧和一定的運氣,否則極難成功,一旦成功則是功成名就,青史可尋芳。
一統天下的秦始皇,楚漢相爭的項羽和劉邦,大魔法師劉秀,武德充沛的李世民,一根殺威棒打下天下四百軍州的趙匡胤,由南到北,一只碗到一個國的朱元璋。
這些名字,中國百姓耳熟能詳,關于他們的演義、故事、話本、評書數不勝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