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9日周五,全國許多媒體報道了燕京市校園器樂大賽。梁坤再次搶走了專業組選手們的風頭,成為絕對的主角。
燕京衛視的報道最詳細,放出了梁坤比賽的錄像和音頻,音質不錯。《未名》和《雪之花》兩首曲子都放了,還包括梁坤講的背景故事,評委的評論。
專業組的比賽索然無味,新聞只是提了一句。
音樂學院的學生們演奏的再好,也只是學生。除非你能練到被汽車撞翻,爬起來就彈古箏,彈出蝴蝶的地步,否則不可能好過有故事背景的原創曲子。
而那種天仙學生只會出現在電影里,現實里學民樂的人騎自行車被無人駕駛的汽車撞了,連擋風玻璃都撞裂的情況下,不當場化蝶就算幸運了。
至于梁坤在比賽開始前把一個挑釁的人說跑了,這人回來后在比賽中發揮失常,沒有媒體提這事兒。這種無名小卒連上新聞被打臉的資格都沒有,觀眾根本不知道他是干什么的,估計也沒興趣知道。
梁坤要和三個老師組隊參加首屆華國民樂電視大賽的事,被燕京晚報第一時間報道了。其他媒體也紛紛開會,討論如何跟進,他們都預測接下來會有一連串的大新聞。
“接下來加大力度報道梁坤,他在全國大賽上肯定受關注。說他是天才,是音樂才子,最好的年輕作家,才氣遠勝寒寒。”
“有爭議?就是有爭議才好啊。盡量炒作寒寒和梁坤對立,他倆不爭,粉絲能爭論起來也行。他們想噴梁坤得先買他的書,看了才能挑他的毛病。”
“參加全國大賽后他肯定更火,怎么吹他都沒事。他的質量很高,我一個老爺們看了都想哭,有女編輯看哭了,學校里的那些小女生看了不哭就不正常。”
“明天派人再去采訪梁坤,問他未來有沒有發純音樂專輯的想法……”
“我要是全國大賽的主辦方,肯定會全力炒作梁坤。高考狀元,業余民樂愛好者搞原創,有才的年輕作家,這些都很吸引人,年輕人一定會喜歡他。”
因為有寒寒這么一個先例,媒體對于年輕作家非常敏感。這天,梁坤的口碑開始發酵,帶動著銷量猛增。
《對不起我愛你》在燕大和出版社的宣傳下熱度已經很高了。真有大量寒寒的粉絲去買梁坤的,想拿他倆做比較。
梁坤忽然在比賽中演奏了一首主題曲,加上出版社、媒體對質量的肯定,多個城市出現了書店搶書斷貨的情況,供不應求。
泉城買梁坤書的人最多,一些家長直接去給孩子買。盡管這表明了是一部言情,但是他們覺得讓兒女看看梁坤的作品,能激發他們學習的熱情,向狀元學習。
這個年代的人特別喜歡隨大流,因為娛樂活動較少,可看的也不多。梁坤的書出版后,同期都沒什么競爭。這在未來是不可能的事,網絡的平臺越來越多,競爭要比這個年代激烈得多。
即使未來,也不會有哪個作家發時先寫首主題曲。梁坤這么做讓人感到非常新鮮,直接在全國出名了,成為了華國年輕作家中的佼佼者。
他的原計劃是先在燕京市出名,再爭取全國出名,結果成名速度比他想象的快得多。
早上,燕大還用廣播的方式通報表揚了梁坤和古樂社團等人,恭喜他帶隊取得了市內冠軍。同時鼓勵他在全國大賽中再創佳績,為學校爭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