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強風刮過南極的天空,發出刺耳的響聲。
在這片漆黑如墨的世界中,一團巨大的光點,頑強地照亮一方大地。
希伯歷3053年,當重重困境下的新海獅城和住在城市中的1.2億居民,共同邁入失去耿江岳的第十個年頭,這座原本只是用來臨時避難的城市,已然被經營成了東山再起的堡壘。
城市里的超級大樓,從最開始的1000座,變成了現在的1200座,防護罩擴建了兩輪,將新建的所有大樓也都完全包裹其中。
人們努力地將這里建成嶄新的家園,在這片冰天雪地之中,每一個死里逃生的人,都在草藥堂的組織和帶領下,小心地安守本分,做好自己的事情,盡最大可能地不給別人添亂。
海獅城的保安部,十年以來,沒遇上過哪怕一起刑事案件,堪稱全城一心,共同創造了人類歷史上的偉大奇跡。
而在這樣良好的氛圍下,城市的管理者們,也沒有令市民們失望。
最基礎的食品供給,從人們進入南極據點后的第二個月起,就實現了穩定的供求平衡,再從第五個月開始,就有了初步積累。一年后,副食品商店開始正常供給物資,15個月后,甚至有余力支持草藥堂的人前往其他城市駐守和作戰。再到兩年后,城市內的食品種類數量就開始增加,人們餐桌上的東西,逐步恢復到原先在海獅城的水平。
大量大豆制作的人造肉,充分保障了全市居民對蛋白質的需求,但海獅城市政廳當然也不是完全玩這種虛的——隨著海洋生態的恢復,海獅城的海軍便化身成了捕撈隊,在一邊掃除越來越少的海洋怪物的同時,每次出航任務,帶回來的海鮮也越來越多。
吃飯和穿衣的問題,從最開始,就在海獅城得到了妥善解決。
而在這些基礎需求之外,原先人們所不用考慮的另外一個更基礎的問題,新海獅城市政廳也從最開始就著手去解決。同樣是從第一年開始,海獅城市政廳就花費巨大的力氣,在光禿禿的地面上種植起草皮和樹木,并自己開辟人工河和湖泊,讓防護罩內的空氣,可以形成自己的小循環。這十年下來,新海獅城防護罩下的人們,始終能呼吸到質量不比曾經大自然差太多的新鮮空氣。
還有就是一億多人的垃圾問題——在失去耿江岳這個收廢品之神后,新海獅城從全體避難的第三個月開始,就趁著大家生產垃圾的能力還有限,便趕緊通過了嚴格的強制垃圾分類和回收管制法規,從此亂扔垃圾的人,被抓到的處罰嚴重程度,堪比舊世界中的攔路搶劫。
甚至為了能充分消化掉那些垃圾,海獅城市政廳還在防護罩外修建了一個全自動化的火電廠,海獅城里每天產生的可燃燒垃圾,直接通過管道送進火電廠;燃燒后的廢料,基本全都化成灰,直排到空氣中,使得海獅城的城市環境,簡直比原先的還要干凈。
最直觀的表現就是,環衛部每天的平均工作時間,基本都下降到6個小時以內。白天10點上班,下午4點下班,分分鐘就能把城市的邊邊角角都打掃干凈,日子過得比栗子那些坐辦公室通宵干活的人還要輕松,而且最關鍵每周只上四天班。多出的三天算加班,雙倍工資……
但以上這些工作,說到底,還都只是為了最基礎的生存環境和生活質量而已。
海獅城市政廳真正花了極大力氣去做的,其實是另外三件事——
防御工事、科研教育以及思想建設。
而這三條路線,也正是耿江岳失蹤之前,抓得最最緊的。
首先來說防御工事,這就是一個體系化的工程。從來南極避難的第一天開始,海獅城的海軍就已經在到處收拾怪物,然后撈回來的怪物,差多有95%左右,全都成了制作歸真彈和各種靈符的原料,每天的產量高到簡直嚇人。不過這還僅僅只是戰略消耗物資儲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