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建造新的超級大樓,海獅城從第二年開始,就同樣依靠海軍,從高原大陸和雨林大陸運回各類礦產,尤其當他們在人類世界中發現了秘銀礦后,新式的超級大樓建設,便立馬提上了日程。
超級大樓、防護罩、各類工程車輛,各種防空、對地、對海的武器,各種戰術交通工具,能上的項目,幾乎沒一個落下,還有化工、冶煉、材料,曾經可以依賴耿江岳輕松得到的東西,此時也不得不自力更生,從頭做起。
但幸運的是,海獅城里的那些科學家們,普遍都身體健康,壽命極長,而哪怕是不健康的,朱星峰也有辦法讓他們健康起來。甚至哪怕的哪怕,朱星峰自己也掛了,還有耿總理家的掛逼小朋友,能套娃似的,讓朱星峰也活過來。
在一大群天才的幫助下,海獅城的各個項目,都進展得順利而低調,就連最麻煩的三層防護罩充能設施,都在短短三年之內,實現了全市貫通,而且在其后的兩年時間里,可以說幾乎遍布全市。就算坐在湖濱公園的靠椅上,多能隨時為國充能。
如此到了3047年年初,新海獅城的防御體系,就完全達到了之前海獅城的水準。并且隨著時間的推移,讓越來越多的靈能被防護罩儲存起來,怪物正面強攻新海獅城的成功率,越發趨于零蛋。
一年之后,按照海獅大學的計算,以新海獅城防護罩的功率,擋住太陽正面灼燒十年都綽綽有余,如果怪物想要靠自爆來解決問題,起碼也需要十億級別的超玄體。如果低于這個級數,那么它們的自爆就將純粹等同于自殺,因為連防護罩的靈能磁場都破不開,簡稱無法破防……
由此,依靠著海獅城海軍的物資運輸能力,依靠著海獅城科研團隊的技術攻關能力,以及海獅城全市每一個市民提供的能量,海獅城便圓滿建成了一套堪稱無敵的防御體系。
而為了能保證這套體系能持續運轉下去,海獅城的第二件大事,就是科研教育。
相比為了防御工事的早日完成,海獅城前三年的九成能源都放在了基礎設施建設上,連城市供暖都是計劃提供;海獅城的高營養食物供給,則有半數以上,都提供給了在校學生和海獅大學的各大實驗室。市政廳傾盡全力,讓每一個學生和科研人員,全都吃好吃爽吃高興,只求這群寶貝們,能在輕松的氛圍中,搞出牛逼的成果。
在市政廳如此煞費苦心的安排下,教學和科研部門,也總算不負所望。海獅城教學部九年來一日不敢放松,九年時間,培養出了能把人驚到掉下巴的108萬名各理工科專業的博士研究生。
海獅城的年輕一代,由此博士遍地走,工程師多如狗。
而這些人才碩果,也在最近三年里,開始展現出近乎爆發性的力量——不但讓海獅城的基礎建設工程技術,走向越發牛逼的高度,更重要的是,各類針對當下困境的發明,也猶如雨后春筍般生長出來。其中最牛逼的,就是“若隱彈”的理論,已經開始朝著實驗設計的方向前進。
根據朱星峰的推斷,最近三年之內,若隱彈必然問世。
而超玄體,是絕對無法抵擋住若隱彈“靈魂傷害”的密集攻擊的。只要手持一把沖鋒步槍,經過基礎訓練的普通人,要干掉三五只超玄體基本不成問題。而如果讓熊貓這種貨拿到這種子彈,他八成能膨脹到直接代替李太虎去單挑唐威……
然后,最后的最后,除了防御工事和科研教育,就是思想建設。
這就沒什么好說的了,現在一個海獅城市民,從上幼兒園開始到博士畢業,相當于從4歲到30歲這段時間里,耿江岳的《通識課》就是他們生活的一部分。并且這種課程,也完全不枯燥不說教,新海獅城的現狀和天京市的現狀,就是《通識課》最有力的補充教材。
城市里每一個談論“新世界”和“三層通道”理論的人,都不是為了理論而理論,而是實實在在地為了能吃飽穿暖,為了能獲得更安全和舒適的生存和生活環境,乃至是為了有朝一日,能反攻怪物,重新奪回人類的家園。
所以新海獅城里的每一個人,從孩子到老人,該學習的就一定認真學習,實在學不進去的,也要認認真真去當能源兵,每天好好干活,發電十小時,半點不含糊;該工作的就一定認真工作,各個崗位上的人,除了偶爾打個盹,多數時間都是盡可能麻利地完成自己分內的任務。
就連機關單位,為了節約能源,務虛的會議也基本都不見了,開會能十分鐘說完的話,絕對不說二十分鐘,能現場辦理的手續,絕對不麻煩需要辦事的人多跑一趟,領導人員看到問題,能解決的就當場解決,絕對不讓可以解決的問題多拖上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