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教授:“???”
李亦儒猛然抬頭,驚訝地道:“嚇我一跳,我還以為有人抄我試卷呢。”
四位教授面面相覷,然后笑著四下散開了,他們不情不愿的,但沒辦法,他們剛剛打擾到李亦儒的寫作了,為了學生有好的發揮,他們監考老師要盡量營造好的氛圍嘛,這個道理誰都懂。
四位教授剛走,另外一位堅守著監考工作的教授——王聰教授,他不失時機地踱步過來了。
李亦儒抬起頭看了他一眼,笑笑后,繼續低頭寫作。王聰今早沒吃韭菜盒子,所以不影響他寫作。
他繼續闡明自己的論點:
[第五,表中存在的其他離譜的表述,更加證實了此表的偽托性。
在《前出師表》中提到“以傷先帝之明,故五月渡瀘,深入不毛。”《后出師表》中“臣受命之日,寢不安席,食不甘味。思惟北征。宜先入南。故五月渡瀘,深入不毛。”
如果真的都是出自諸葛亮之筆,何以同一句“故五月渡瀘,深入不毛”再說一遍?
仔細思來,這并非他先前軍旅生涯中最輝煌的一筆。另外,曹操“任用李服而李服圖之”,“任用”,“圖”都是封建時代的大事,這樣的大事在其他的歷史記載中都不到任何的佐證,實在是讓人生疑,想來該是偽托者沒有諸葛亮的經歷而造成的常識性錯誤。
至于曹操“危于祁連”就更難理解了,曹操用兵一生,史籍中也不曾提到兵涉祁連之地。
另外,對曹操的軍事挫折,諸葛亮并不提及赤壁之戰而拿這些偽造的邊角料來說明,實在讓人費解。比較合理的解釋該是偽托者的漏洞。]
王聰教授只是掃了一眼李亦儒的試卷,他便轉身走了。相較于其他四位教授,王聰在華夏歷史上很薄弱,他是著名的哲學研究者。
嚴格意義上來說,華國近現代是沒有哲學家的,王聰也不是。
這場考試從早上9點開始,李亦儒從9點40開始執筆,寫完這篇文章的時候,已經中午12點多了。
李亦儒決定對這篇近5000字的文章進行收尾。此時,他身邊五位教授直勾勾地盯著他的試卷。
也不知道什么時候,他們還是按捺不住好奇,再次聚攏在了李亦儒的身邊。
不要影響學生考試這個道理,他們當老師的自然懂,可是,偏偏就是管不住自己的腿。
因為林峰教授已經明確地跟幾位教授說了,他覺得李亦儒這個觀點是站得住腳的,他也對《后出師表》有一定懷疑。他傾向于李亦儒的觀點!
這意味著什么不言而喻,如果這篇文章公諸于世,如果李亦儒的觀點真的站得住腳,那么,李亦儒將成為這個世界上,第一個正式而系統地提出《后出師表》系偽作的人。
這個爆炸性的觀點,將會在國學界造成怎樣的震動呢?
此時,五位教授眼中的李亦儒,仿佛就是一顆高能炸彈,隨時都有可能被引爆,繼而引起國學界的大地震!
諸葛亮啊!《后出師表》啊!這名氣太大了,簡直婦孺皆知!然而卻被一個高中生斷定為偽作,如果卻為偽作,那這個高中生將會多么的備受矚目啊!估計得刷遍所有新聞吧?
何況,這個高中生還是李亦儒!
五位教授圍著李亦儒,他們此時是非常激動的,他們仿佛在凝視李亦儒“破繭成蝶”,他們五位對他的期盼極高。
李亦儒沙沙下筆,五位導師凝眉細看。
者據以上的諸多可疑之處綜合來分析,《后出師表》無論是在其行立意,語言風格,還是文本本身都存在著諸多無法解釋的漏洞和破綻,可以很明顯地看出來《后出師表》與《前出師表》以及諸葛亮的其他文章都大相徑庭,實屬偽托者沒有諸葛亮的經歷地位,沒有那樣的心境,才會導致偽出來的文章有那么多的鄙陋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