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教授肯定地道:“當然!我都已經跟你們說過好幾遍了,我更傾向他!”
“但你為什么沒率先發表過這個觀點呢?”商教授一針見血。
林峰道:“很多事情不能兒戲,尤其是咱們這個身份了,沒有絕對的把握不能亂發表意見。而且,坦白地講,我雖然心里對《前出師表》這文有所質疑,但真沒像李亦儒這樣,將論據整理得這么充分。”
“真的?”
林峰點點頭:“對,李亦儒的一些論據,其實我都沒想到,如果我有這么充分的論據,我可能也會發表一篇這樣的文章。李亦儒比咱們想象中的,還要出色。
起碼,在這篇文章上,我的確不如李亦儒。”
這就是優秀的教授,優秀的教授就是如此的坦誠。
越牛逼的人越謙虛,因為隨著研究的深入,他們會感知到自己在知識的海洋中是多么的渺小和脆弱無力。
鄭瀟瀟教授不禁贊嘆道:“你們別忘了啊,這篇文章,可只是李亦儒的考試文章,沒有機會搜集資料,沒有太多時間整理思路,可是一筆而下,僅僅3個小時就完成了啊!”
商教授倒吸了一口涼氣:“是啊!這,也是最讓人不可思議的啊!”
……
吃過晚飯,教授們便開始了《博雅杯》的批卷工作了。
在拆卷的時候,董之鵬率先拆開了李亦儒的試卷,他迫不及待地要看看,李亦儒究竟寫出了什么驚世駭俗的文章,結果掃了一眼后,還真是驚世駭俗啊!
100個人的試卷,涉及到了各個領域,每個教授負責一個領域,所以,一個教授只有20左右篇的試卷要批閱。
以教授的速度,這點兒工作量很快就會完成,不過由于《博雅杯》的嚴謹性,試卷會經過多位教授交叉批閱,同組教授還將開會討論,最終每個人給出分數,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然后取平均值。
假如說以商教授為代表的古漢語組,綜合組里10位組員給出的最終成績,選出其中的優秀文章,然后將優秀文章在和其他組的優秀文章混在一起,進行無領域總評分。
李亦儒的這篇《后出師表偽作之我見》,歸到了林峰教授的歷史組。
這晚,歷史組十位老師坐在會議室內,每個人都在交叉審核選手的文章。
董之鵬終于合上了李亦儒的試卷,嘆息道:“天縱之才啊!”
他話音剛落,試卷便脫手而出。當他低眉看去時,發現有兩只不同膚色的手各自掐著這試卷的一端,還有一只手從遠處伸來躍躍欲試……
晚上六點,歷史組開會,討論18篇選手的文章,李亦儒的文章被放在了最后,因為他的這篇文章爭議性很大,組員的意見完全不統一。
歷史就是這樣,你可以從各個方面解讀,而且歷史向來都是被嚴重涂改過的,我們看到的往往不是真相。
其他學生的文章很好評價,畢竟他們也寫不出讓這些起碼副教授起步的組員拍案驚奇的文章。
所以,這17篇文章的成績很快出爐了,目前的最高分是唐中賀的《論明》,這篇文章打了98分,這篇文章最大的特點,是唐中賀酣暢淋漓地批判了明朝的腐朽,雖然在明朝歷史的解析上稍顯不足,但書里洋溢著一種濃濃的改革天下的情懷,令人讀起來熱血沸騰。
這是《博雅杯》組織者們想要看到的東西,一個學生的精氣神,以及他們的抱負!
第二名《歷史的變遷》,只有93分。
其他選手的文章都已經打過分數了,目前,只剩下了李亦儒這篇《后出師表偽作之我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