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體現了一個‘準’字。
張遼和高順,披甲持兵器,親自先登,直沖孫權。
所到之處,如鷹擊長空,虎嘯山林,東吳軍被殺的鳥獸散。
“誰敢前去抵擋!”孫權眼瞅著敵人旗幟不斷接近,慌亂了。
這時候,徐盛、陳武這兩位武力極高,極有經驗的大將領軍殺了出去。
兩聲兵器交擊的聲音后。
他們和張遼高順錯馬而過。
張遼和高順根本沒有停下戰馬,繼續沖向孫權。
二個人所到之處,敵人為數不多的近百騎兵,已經是倒下幾十人。
其余東吳步兵,根本來不及抵擋張遼和高順的突進,就被隨后而來的陷陣騎兵收割了。
一時間,血光沖天。
只是幾個呼吸的時間,就拉近了一半距離。
孫權徹底慌了,敵人真是太狠了,沖出去這二千人,根本沒有起到任何實質性的阻擋。
“保護二公子撤退!”
關鍵時刻,周泰發號施令。其實出征之前,孫堅單獨找過他。
孫堅知道孫權不是孫策,所以讓周泰這員最勇猛的將領,保護孫權的安全。
周泰現在不敢去擋張遼,畢竟敵人的意圖很明顯就是沖孫權。混亂之中,繞開他殺人,怎么辦?
前線的東吳兵原本就沒有接到孫權具體的調度命令,他這一退,旗幟跟著后退,前線的東吳兵立刻混亂了。
前面的亂了,后面的接不上來。
“張遼在此!”
張遼已經親自斬殺了數十名東吳士卒,一邊大聲呼喊著自己的名號,一邊登鋒陷陣,率領陷陣營沖入東吳的大陣。
陷陣的旗號,和此刻的形勢,讓東吳士兵刻骨銘心。
少頃。
張遼一度沖擊到了孫權麾旗之下,所過之處,血流成河。
直到孫權撤退上了一處高地,四面衛隊持長戟如林,才擋住了張遼的沖鋒。
“碧眼小兒,出來一決勝負!”
張遼吶喊道。
其身后,一千陷陣死士并沒有死去多少人,依舊在殺戮這四周的東吳兵。
這讓孫權等人看張遼,仿佛看到了昔日的楚霸王項羽。
由于孫權的旗幟在這座山上,各處毫無調度的兵馬全部向這里匯聚,有些更是向遠處撤退了。
忽然下面爆發出了驚呼聲。
張遼再次出現的時候,手中提著東吳大將陳武的首級,而另外一員大將徐盛負傷后撤。
原本屬于他們統領的兵馬開始潰散。
“二公子,您需要馬上對大軍下達命令,哪怕是任何命令。”
周泰此刻焦急又不滿的神情看著孫權,他屬于典韋許褚那樣的護衛將,不擅長這種指揮。
孫權此刻的心情無法用言語形容,但就如周泰所說,哪怕是任何命令。
這樣毫無作為,此戰過后,臭名遠揚,紙上談兵都不如,等待他的必定是家族的冷宮。
好在歷史上的東吳大帝也并非一般人。
只見臉色一變,驚慌全無,只剩下暴戾,滄啷一聲拔出寶劍,策馬沖下高地,在親兵的陣線前,攔住了撤退到這里的敗兵。
血光沖天中,斬殺了多名后退的士兵,厲喝道:“傳我命令,依照此刻的先后位置,團團包圍住敵人,依次進攻,后退著殺無赦!”
這個命令還是很明智的。
要知道張遼軍總共只有一千人,規模龐大的東吳軍隊能夠完全徹底的包圍起來。
少頃,東吳軍的兵勢變了,張遼也能夠感受到。
對于他來說,沒想到這次奇襲的效果這么好,前后殺了怕是有一萬敵人了。
對于敵人士氣的打擊效果更好。
觀此刻還有八百陷陣死士,帶出去,敵人的士氣就會無法恢復。
于是張遼果斷下令突圍,全軍向合肥的方向,實施“急擊”戰法,殺出一條血路。
廝殺的聲音響徹天地。
張遼也不知道過去了多少時間,完全殺紅了眼,一層一層的敵血,澆灌著他。隨著面前豁然開朗,率領三百余騎殺出了重圍。
心中一喜。
卻在此刻,聽到了敵人的吶喊,“投降者免死!”
孫權在陣中,逐漸來到了包圍圈前,看著被包圍的高順等數百騎。
真是氣炸了肺。
被一千來人搞成了這樣,此戰過后,名聲淪喪。
只有奪取合肥,才能扳回一城。
然而此刻大軍士氣虧的太厲害了,如何攻城?
孫權打算先勸降,然后全部虐殺,這樣就可以恢復士氣了。
誰知在重重包圍之下,高順等人沒有如同孫權想的那樣,沒有一人流露出害怕、后悔、膽怯。
高順舉起了手中的鋼槍,已經是一柄紅色的槍,怒吼道:“我神策只有斷頭男兒,沒有投降的男兒。陷陣之志,有死無生!“
幾百人大聲呼喊,將手中滴血的武器亮出來,“我神策只有斷頭男兒,沒有投降的男兒。陷陣之志,有死無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