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到這里都能聽懂,但是到現在為止,峰哥也沒講為啥那么小的動作都能打中魚啊,尤其是那種很小的陰口動作,放一口不打下行的時候再給一口,感覺雙尾的成功率非常高!”
岳峰看了一眼公頻,還好,多數人是表示聽懂了的,于是清了清嗓子繼續:“好了,正常的線組入水之后整個過程講完了,咱們再來講講大家剛才說的問題!
首先第一個點,為啥會出現陰漂的動作呢?陰漂代表著什么?
其實陰漂可以理解為弱化版的黑漂!出現這個動作的原因是魚的活性比較差,吃餌力量小不說,餌料吃到嘴里之后游動的速度也慢,體現在浮漂上就是緩慢的下行,無力、綿軟。
這種狀態下,魚的吃餌小動作上的信號傳導被線組給過濾了,體現不出入口的小動作來!等牽動線組的時候,鉤子已經在嘴里了!這也是為啥好多時候浮漂停頓,然后給一個陰口,后續動作比較連貫,抬桿就能打中魚的原因!
講明白這個道理,那為啥用小線組大家能舉一反三了嗎?口輕口弱,小線組線徑更細,在水里的信號傳導衰減更差,也就意味著更靈敏!用大點的線組不出口或者陰漂,換了更細的線組就能看到頓口了,就是這個道理!”
“懂了!線在水里是有阻力的,越粗阻力越大,魚在水下吃餌的時候拉動的力量是基本差不多的,阻力大就把力量傳導給衰減掉了,體現出來的就是陰漂動作!!”
“臥槽,原來是這么回事兒!怪不得換細子線之后,大線也要跟著更換呢!如果繼續用粗線,那信號還是很難看到!”
“峰哥講的太好了,聽完之后豁然開朗!這干貨可算學到了,感覺弄懂之前,以前看釣魚,完全就是在看熱鬧呀!”
“峰哥峰哥,原理聽懂了,能聊聊抓口嗎?哪些動作抓口命中率更高??看你上午的比賽很少空槍,旁邊的釣友命中率就要低多了,明明看起來差不多的口!
岳峰見提到抓口這個問題更有說的**了,這個問題剛才已經有不少水友零星的提出來了。
“好,前面幾個方面問題講完了,給大家聊聊抓口的經驗!知道了魚漂入水之后的幾個具體動作,咱們如果想要釣上魚來,就要對可能中魚的漂像進行提竿刺魚了,那提竿時機在哪呢?
如果魚口比較生,體力比較好,那首抓的是有力的下頓動作!常見的淡水鯽魚鯉魚,有力的下頓動作一般都是魚將魚餌吃到嘴里之后才出現的動作,抓這種口成功率非常高!
但是,抓頓口也不是盲目的抓,也是有一定方式方法的!
第一點,我個人調漂釣魚的話,在大多數非極端魚情下,比較喜歡調的稍微靈敏一點,雙鉤在水下什么狀態呢?基本是一鉤到底,一鉤觸底或者輕觸底這種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