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墓室。
利用碎石機將石頭碎裂并且清除之后,主墓室便顯露出了廬山真面目,一個不小于齊垣墓主墓室大小的墓室出現在眾人眼中。
“這個墓穴之中竟然沒有機關,還真是稀奇。”小胡說道,小胡是孟教授的博士研究生,不過是今年剛招的博士生,博一研究生,而任博士,已經畢業了,現在是在孟教授這里讀博士后。
“不是沒有機關,而是這個古墓是秦漢時期的墓葬,里面安置的機關都已經失效了。”孟教授說道。
“原來如此。”小胡撓了撓頭說道。
小胡并不是正經的考古專業出身,她大學本科讀的是歷史學,到了碩士研究生的時候才轉為考古,不過方向是海洋考古,是到了博士生,才轉到孟教授門下讀考古,屬于是三次跨學科。
這樣跨專業的學習,賦予了她不同的學科思維,但是相應的就是本專業知識的相對欠缺,只能說是各有利弊吧。
雖然考古學、歷史學都是被放在歷史學這個大門類之下,但是其實所學的知識完全不同,甚至可以說是南轅北轍。
如果說歷史學畢業的學生比較不好找工作的話,那考古學專業的情況就完全相反,考古學專業畢業的學生,即便是到了現在,也基本上屬于不用找工作的狀態,因為工作會來主動找你,當年修建三峽的時候,需要對文物進行保護和轉移,因為缺少人手,連還在讀本科的考古學專業大學生給直接招過去。
除了考古之外,還有各地的海關,為了防止珍貴文物被運出境,每一年都需要招收一批考古專業的學生,而考古專業的學生,每一年招收的數量都較為稀少,屬于是僧多粥少。
當然,以上這些,有一個前提,那就是必須是畢業于目前國內九所考古學強校的考古學專業學生才有這個待遇,其他學校的考古學,那就不算,這就有些像美國的常青藤聯盟。
至于是哪九所,那肯定是國內最好的九所大學大學,簡單說就是要老師和學校都足夠牛掰,因為考古專業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如果不是牛掰的老師,自然就無法積累到足夠經驗。
以孟教授為例,身位京大的考古專業教授,她的關系是極為牛掰的,她這次不僅帶來了碩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甚至還帶著十幾個本科生,雖然只是做一些最簡單的清理工作,但是這些都是履歷,在國內考古界,那都是吃得開的。
“棺槨應該還沒有遭受到破壞。”孟教授查看了一番擺放在中間的大型石棺,喜形于色道:“我們的運氣實在是太好了!”
“是啊!”任博士深有同感地點點頭。
前文說過,對于考古人員來說,最不想看到的就是盜洞,因為那就意味著墓穴可能被毀了,一些盜墓賊非常專業,能直接挖一個直達棺木的盜洞,直接將棺木破壞,將里面的東西席卷一空。
“確實沒有被破壞!”黃崇將手放在石棺上,精神力將整個石棺包裹,確實沒有發現被破壞的痕跡,整個棺木可以說是嚴絲合縫,沒有任何空隙。
“從石棺上面的花紋雕飾來看的話,應該是秦漢時期的石棺。”任博士說道。
“嗯,小任,準備一下,等一下就開館。”孟教授說道:“小胡,帶人清點一下陪葬品,小心點。”
“好的!”
“看得那么仔細,有什么發現嗎?”看到黃崇對著石棺發呆,孟教授笑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