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著隊友再次從左邊路打出的進攻,歐楚良落地后緩緩后退。
退了九步后,歐楚良突然感覺到自己踩到了什么東西,一瞬間停在原地。
實際上,他只是踩到了另一種顏色。
頓了一下后,歐楚良又朝前邁了一步。
望著歐楚良的這一番操作,場邊的守門員教練埃爾伯得意地對旁人炫耀:“看到了嗎?我從沒去鞭策過歐,他是一個勤奮的球員。”
“他和別人不一樣的地方在于,他總能夠隨時進行自我批評,并且總是希望從中學到新的東西。”
“我認為意大利其它守門員都不具備這一點!”
同意簽約來到意甲,歐楚良實際上已經做好了坐板凳數年的準備,畢竟自己是抱著學習的態度來的。
來到那不勒斯后,雖然那不勒斯成績一落千丈,但是意大利足球水平的整體發展,是國內遠遠追不上的。
歐楚良在這里學到很多,是自己以前在中國、在巴西根本接觸不到,也沒有教練會和自己說的知識。
例如守門員如何選擇出擊時機。
這個話題在國內,教練基本會告訴你,根據你自己的身高和彈跳,以及當時面前是否有足夠的空間來自行判斷。
乍聽上去好像很對,實際上這套說辭對任意一種類型守門員都行得通,這樣的教導方式顯然是不合理的。守門員最后是否出擊犀利和判斷準確,大多都是基于自身的天賦。
但在意甲,歐楚良發現自己和同行之間的第一個不同就是,自己的站位太靠后了。
雖然偶爾也有出擊出小禁區,大禁區解圍的情況,但是從平時的選擇的站位來看,自己和朱塞佩、拉斐爾、費迪南多、莫雷拉這些同行相比,著實有些靠后。
在這里,守門員教練埃爾伯不斷告誡歐楚良,擴大自己的防守范圍,要從站位開始。
門將最好是在對手六次質量一般的傳中球時出擊并且全部擊到,而不是十次傳中全部出擊卻有兩腳質量高的傳中球沒有碰到。
在埃爾伯的教導下,每次對手得球,開始在那不勒斯半場策動進攻時,歐楚良往往離球門有七米多遠。
而他在國內和巴西的時候都是站在小禁區里面的。
雖然只是向前推進了兩米,但對歐楚良來說,這一改變不可僅僅是一次通向未知領域的冒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