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話的依當地的發言叫依洛僑,他身后的一個叫波金,一個叫尹久角。
“大人物?”族老抬頭問到。
“恩。”依洛僑重重的點了點頭:“我沒有見到這位大人物,但有許多人在為他拼命,我們的朋友宋人魯東身中四箭一刀,腸子都流出來了,卻抱著一包火藥沖向了城門,他說值得他去死。”
族老問:“為什么?”
依洛僑回答:“聽魯東說,那位大人物是天上來的,為救世而來。不是為救宋國,而是為救天下人。他在宋人的朝廷之中有很高的地位,是他發動了宛城之戰,宛城將會執行一些新規矩,我記下了這個。”
依洛僑拿出的正是攤丁入畝的簡單規則。
一個時辰后,依洛僑詳細的講了他在宛城打仗的經過,還有他學到的許多新知識。
族老問依洛僑:“你怎么想?”
“我要帶人回去,我要和他們一起打仗,我見過吐蕃人,宋人遺棄了他們,他們被金人欺壓了幾十年,他們在戰斗。宋國好壞與咱們部落無關,可宋人的官吏卻在欺負咱們,金人若南下會欺負的更狠,我要去保住宛城,無論是誰來。”
族老問:“無論是誰?”
“是,無論是宋人,還是金人,無論是誰來就砍回去。保下宛城,我要見到那位大人物描述的衣食無憂的生活,我要親眼看到沒受官吏欺壓的生活。”
族老思考了片刻后抬起頭:“敲鐘,召集部落的人,我陪你一起去宛城,咱們看看,有沒有一個不受官吏欺負的地方。”
“恩。”依洛僑重重的點了點頭。
族老又說道:“去聯絡李布努阿依郎,告訴他過來聊聊。”
“好。”
這個李布努阿依郎其實就是大宋朝廷要殺之而后快的瑤民造反首領。
李是姓。
在唐時這他一支姓了大唐的國姓,怎么來的不可查。布努是他的部落名,阿依是他的名,郎代表是他是男子。
事實上,就在這個時候,李布努阿依郎正在召集精銳人馬準備北上。
他部落的人也回來了,帶的不是耳環,而是一只只銀質的象是令箭一樣的銀飾,這是瑤民男子裝飾在發帶上的東西,銀飾上雕刻的是歷代英雄,或是先祖的英雄人物。
“若是宋人朝廷有這樣的好人,咱們也不造反了。帶精銳北上,打下西京,不對。打下洛陽城,唐時的洛陽城。這樣的大人物應該有一個都城,我們瑤人不怕死,就怕死的不明不白,金人殺了咱們一百多號人,咱們要殺他一千人,一萬人,報仇,報仇。”
數以萬計的瑤民青年舉著刀高喊著報仇。
“北上!”李布努阿依郎長刀一揮,數以萬計的人一起高喊:“北上。”
北上并不難。
只有他們分散開來,秘密的到達岳陽,就會有人接應,并且派船送他們漢江口,而后再有船接他們到襄陽。
襄陽,眼下需要殺的借著那次亂子也殺的差不多了,襄陽完全控制在了翟笱手中。
這一切,對于韓絳來說是意外之喜。
韓絳這幾天總是樂呵呵的,也不急著把自已的夫人錢歆瑤從錢家接回來,每天都去上朝,聽著朝堂上吵架。
特別是有一天,朝堂上演了一出全武行之后,韓絳對上朝的興趣更大了。
文官打架,別有一番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