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府前院。
韓絳示意到書房繼續談:“走,這事要商量一下。這個家還是我掌的,我家大娘子要錢更在意的是新技術。她是不會想到有時候新技術也會給家里帶來麻煩,這事也不用讓她知道,咱們拿一個規矩出來之后我去吳家、錢家說這事。”
“少君英明。”
進了書房,韓絳先把周必大的薦書拿出來:“周相公的薦書,不過周相公也順道給我找了點麻煩,非我要參與明年的磨勘。”
史達祖打開薦書查看,他要看薦書的推薦力度。
周必大還是給力的,這推薦的力度很大。
看過周必大的薦書后史達祖說道:“磨勘也沒什么,周相公想借韓府的勢穩定朝堂。那么少君也可以借這個機會讓一些不長眼的人知道些厲害。門下不明白的,這事應該是好事,少君為何苦惱?”
韓絳抬起頭望著窗外的月色:“算一算日子,明年春天西湖的風景一定不錯,西山別院的觀景臺應該建好了,我想我的人生應該在西湖邊多讀書。”
史達祖臉黑了,沉聲說道:“少君,正經點。”
韓絳轉過頭:“流外轉流內大考,事實上只需要三天時間,而后組織人閱卷給分數,選優秀者給予名額,前前后后半個月足夠了。但磨勘卻不同,沒有三個月折騰根本不會有結果。我其實是想去交趾親眼看看。”
這話說的史達祖能夠理解。
交趾的產業規劃怕是沒有人能夠比少君更強的,若是韓絳不去也沒什么。
剛剛占領的地方,初期還是能農桑為核心,再加上獨有香料以及木料貿易,頭兩年以求穩為上,也是沒有問題的。
除非……
史達祖問了:“少君,拿下交趾之后,還有下一步的行動?”
“有,但也不是必須的。太急了不好,時機還不到。既然達祖說磨勘是也好事,那么我就安下心來把事情辦好。”
看韓絳沒再堅持,史達祖說道:“既然如此,那便好。”
眼下,交趾城連城外一百里的草都沒摸到呢,韓絳已經在思考分配利潤了。史達祖也沒感覺意外,畢竟李洱主力南下,這真正是一個天賜的良機。
說完當下的事情之后,史達祖拿出一份名單:“市舶司我把施康年進了戶部,在錢的事情上他會助少君。接下為三財司,我思考了良久想請趙康同叔侄二人重新回來,這二人誰也不偏,是絕對的忠君派。”
提到這對叔侄,韓絳特意問道:“之前,他們忠的是太上皇,現在他們忠的是誰?”
史達祖搖了搖頭:“不知道,猜不透。”
韓絳就不明白了:“既然猜不透,為何認為他們可靠?”
“正因為猜不透,所以才可靠。”
這是什么鬼理論,韓絳真的無法想通。
史達祖倒是解釋了:“那么少君幫黃裳是什么原因,黃裳是誰的人?”
問的好。
韓絳倒是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