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安醫學高等專科學校”的學生分兩種,第一種定向培養,食宿和學費全免,畢業后直接進入“慈安外科醫院”,工作的同時繼續深造。
老實講,三年的學校培養,并不能成為稱職的醫生,即便有八個月的實習,也還是不夠的,必須跟著真正的醫生,經過臨床磨煉才能獨當一面。
第二種,畢業之后自由來去,但要支付一部分學費。
為了辦這個學校,秦家每年投入百萬元,已經將學費盡量壓縮了。
秦笛特意通知卓青丘,讓他派一些有文化的大赤黨員,或者左傾的學生摻進來。
卓青丘很重視,立即將這件事稟報上去。
至于說經過考試之后,有多少左傾學生能進來,秦笛并沒有太關注。因為真正的醫生是不分黨派的,只要上了手術臺,不管什么人都要救。
秦笛跟在母親身后,默默參加挑選學生的工作。
每個學生在筆試完成之后,還要接受面試,并且當眾宣誓,誓詞如下: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
當我步入神圣醫學學府的時刻,謹莊嚴宣誓:我志愿獻身醫學,熱愛祖國,忠于人民,恪守醫德,尊師守紀,刻苦鉆研,孜孜不倦,精益求精,全面發展。
我決心竭盡全力,救死扶傷,不辭艱辛,執著追求,除人類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維護醫術的圣潔和榮譽。
我茍違誓,天地鬼神共殛之。”
辦學的過程很順利,等到開學的時候,沒想到連孫夫人、何香凝、張瀾、蔡元培等人都來了,他們是來給大科學家朱婉捧場的,或許并沒有意識到,秦家開辦醫學院的真正目的。
秦笛沒有出息開學典禮,不想暴露在大人物眼中。
他又帶著晏雪,前往小紅樓,灌制唱片去了。
卓青丘和周長庚等人花了心思,提供了一些歌曲,但是秦笛都不滿意,所以棄之不用。
秦笛自己挑選了一些愛國歌曲,包括《烏蘇里船歌》、《長城謠:萬里長城萬里長,長城外面是故鄉》、《松花江上》、《一條大河波浪寬》、《我和我的祖國,一刻也不能分割》、《美麗的草原我的家,風吹綠草遍地花》、《我愛你塞北的雪》、《紅巖上紅梅開》、《讓我們蕩起雙槳》
他將這九首歌制成專輯,名之為《長城謠》!
這些歌曲,每一首都是傳唱百年的好歌,而且不管什么人,不拘什么黨派,只要是中華兒女都能唱。
本來抗戰歌曲中,最有名的是《義勇軍進行曲》和《黃河大合唱》,但是秦笛沒敢錄進去,因為前者是國歌,后者需要多人合唱,才有那個氣勢。
秦笛掐指一算,覺得自己若是盜竊了國歌,就等于竊了國運,可能要承受天譴,所以不得不放棄,留待后面的大音樂家去創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