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對于札幌拉力賽道了解嗎?”
林向北開口朝伊藤源治問了一句,他就是日本人,怎么說也比自己這個外國人要了解北海道。
資料上面的東西,都是一種抽象化的文字,林向北想要提前得到更加具體點的經驗。
這倒不是他真的害怕什么出師未捷身先死,因為無論多么危險的賽道,對于林向北來說都是沒有區別的,F1場地賽同樣有著超過兩百名車手隕落,其中還包括車神塞納。
如果真的怕死,上輩子已經死過一回的林向北,這輩子就不會繼續選擇賽車。
他如此認真的原因,是因為想要拿下亞太拉力賽的揭幕戰冠軍,開創中國車手在國際拉力賽事上,真正的冠軍成績!
身為上輩子的F1車手,這輩子的中國車王,林向北覺得自己有責任,并且有這個義務拿下冠軍。
要是“王者”都沒有一點目標跟氣勢,憑什么配稱之為中國車王?
至于為什么會加上“真正”兩字,原因就在于亞太拉力賽歷史上,中國車手是有拿過冠軍成績的。比如說中國第一代“車王”盧寧軍,就曾經獲得過亞太拉力賽的N組冠軍。
不過要知道,拉力賽事跟諸如方程式這樣的場地賽事,結構跟模式上有著很大的區別。
F1賽事里面,十來支車隊都是采取統一規格的車,可能受限于研發實力,性能上會出現高低之分。但是車體結構、長寬度、最低重量以及最為重要的發動機缸體容積跟數量,都是有嚴格限制的。
比如這個時代的F1賽車,同一賽道上都是使用2.4LV8標準的引擎,不可能有哪一支車隊,使用的是3.0LV10引擎,或者更強大的賽事發動機。
但是拉力賽事在同一條賽道上,將會出現不同排量的車型,并且還會根據改裝程度的不同,給分為改裝組跟原廠組。
一般情況下,原廠組都會被稱之為N組,而改裝組會稱之為A組,甚至是B組。然后再根據排量的不同,分為N1、N2組或者A1、A2組這種。
按照WRC的規則,原廠組N1是1.4L排量及以下的,逐漸遞增到2.0L排量最高,也就是N4組。改裝組就不從A1開始,而是數字上緊接著N4組,給分為A5到A8級別。
亞太拉力賽也是實行WRC的規格,林向北所參加的組別,就是改裝組2.0L排量的A8組。
正是因為根據改裝以及排量的不同,一場賽事被分為了8個組別,也就意味著能出現8個不同級別的冠軍。
這時候就可以拿相對較容易理解的拳擊舉例,同樣都是拳王,輕量級跟重量級拳王的地位,是在一個檔次的嗎?
為什么大家一說起拳王,腦海中首先浮現出的名字是泰森、阿里、劉易斯?因為拳擊里面只有重量級拳王,才是被公認的王者!
所以在拉力賽時里面,如果沒有特別強調分組,直接說WRC冠軍是誰,那么只有A8組的冠軍車手,才是被默認的全場冠軍,就如同大家心里面的勒布、奧吉爾一樣。
N組冠軍的含金量,相比較A組差很多,相比較A8那更是天囊之別。幾乎就等同于拳擊里面的小級別類似,身價跟地位,與重量級拳王完全不在一個檔次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