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類似盧寧軍這樣的亞太拉力賽N組冠軍,放在國內是一個宣傳點,但其實在國際上,別人壓根就不認什么N組冠軍,只看重改裝A組。
事實上就連后世程龍DC車隊的勒芒冠軍,LMP2組含金量也差了點意思,因為勒芒最強組別是LMP1。不過相比較拉力賽事的原廠組,至少LMP2屬于僅次于最高LPM1的組別,對于中國車隊跟車手來說,已經算相當不錯的世界頂級大賽成績。
畢竟中國拉力賽車,就連WRC的門檻都沒有邁入,更別說拿下組別冠軍這種事情。
不得不說,中國拉力賽車真是屬于沒有“冠軍命”的那種,相比較房車跟方程式,拉力賽其實最開始發展的職業賽車,并且發展的相當好,一度讓人有種能在世界頂級賽事上插旗的希望。
結果中國最有希望的幾位拉力賽車,包括徐浪、劉曹東等等最頂尖的中國冠軍車手紛紛逝世,仿佛受到了詛咒一般,從此中國拉力賽車一落千丈,再也沒有能沖擊世界級賽事的車手出現。
可能很多時候這就是命運,起個大早趕集,卻沒能得到最好的結果。
林向北上輩子對于拉力賽車除了略感遺憾外,就沒有多大的特殊感情,畢竟輸于不同項目的賽車運動,而且方程式差距實在有點遠。
但是這輩子,既然命運讓自己成為了一名拉力車手,那么他必然要扛起中國拉力賽車大旗,哪怕未來自己被稱之為“林大旗”也可以接受!
“我以前在賽車學院實習的時候,接觸過不少北海道跑的拉力車手,他們說過札幌冰雪賽道,最難的其實不是什么狹窄多彎,而是復雜的剎車區。”
伊藤源治點了點頭,果然還是知道一些札幌拉力賽道的信息,因為能進入F1車隊的技術人員,絕對是世界頂尖的那種,哪怕只是日本的豐田車隊也不例外。
可能日本F1車手,他們的實力放在世界范圍內不算特別強,但永遠都不要小看諸如豐田、本田這樣的車企巨頭實力。如果不是遭遇失落的二十年,被美爹用廣場協議薅羊毛,經濟財力上有些無以為繼,否則歐洲廠隊真不一定能打過它們。
“詳細點說。”
林向北目前對于拉力賽車的掌控,至少在柏油或者水泥路面上,已經堪稱是頂尖。
否則他在ROC國家杯上面,也不可能做到跟維特爾、巴頓這種頂級F1車手硬剛。
但是在其他類型地面,或者說賽事經驗上面,他就是真正的“新人”水準。既然伊藤源治很熟悉,那么林向北自然想要了解的更清楚。
“札幌拉力賽道路面相當松軟,有時候冰雪下面會是泥濘,幾乎每處路面的抓地力跟賽車牽引力都不同,需要車手在駕駛過程中不斷的調整,這才是真正的難點!”
聽到這句話,林向北瞬間就明白了,伊藤源治的意思,就是札幌拉力賽事上,沒有彎道上的抓地力都不同。哪怕就是完全相同的彎道,可能你在上一個彎道能從80km/h的速度過,換到下一個彎道,上限就變成了60km/h。
如果車手按照習慣或者經驗,依然保持著同樣的速度,那么可能直接就在彎道里面失控。
至于如何調整跟把控,就得靠車手的經驗以及對于賽車的掌控力。
掌控力上面林向北從來都不缺,F1可以說是這個世界上,對于賽車掌控力要求最高的汽車項目。但是經驗以及需要的隨機應變能力,恰恰就是新人車手最欠缺的東西,林向北并不占優勢。
不過林向北并沒有詢問解決的方法,因為伊藤源治只是一名數據分析師,而不是頂尖職業車手,這種問題他沒辦法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