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傅給出的回答是,在當初國宴后廚里,廚師們比拼中,蘇記的老爺子當年整雞剔骨只用了50秒完成。
50秒那是一個什么概念,要把一只完整宰殺去毛清洗干凈的雞,全身的肉從雞架骨上給剔除,這可真是一個非常可怕的速度。
當初在蘇記的廚房里,石晉斌他們師兄弟們一起努力過,最快也是需要1分鐘的。
現在石晉斌終于親眼看到了,能夠在1分鐘內完成整雞剔骨的人。
而這個人,又是蘇記的掌勺人。
馮一帆剔骨完成后,見石晉斌愣在那,微笑問:“師伯,我這速度您還滿意嗎?”
石晉斌回過神來,苦笑著說:“我還能有啥不滿意的?你這速度,恐怕也只有當初我師父能比得上,我最快也沒能1分鐘以內完成的。”
馮一帆則趕緊謙虛一下:“師伯您謙虛了,您現在這不是年紀大了嗎?而且您在紅楓飯店那樣的大飯店,這些事情都有專門的人做,所以才會慢慢手生了。”
石晉斌聽到這話忍不住笑罵道:“你小子故意是吧?拿這事出來,說我端著身份,不干這些雜活?”
馮一帆立刻說:“哪有,師伯您別誤會,我真沒有那意思,我覺得把,像是你們大飯店里,因為每天走菜比較多,宴會舉辦的時候,這些東西消耗太大,所以沒有一整套班底肯定不行。”
石晉斌點點頭,但還是很認真說:“可是這些東西,也是一個廚子里的基本功,如果沒有基本功,那么這個廚子就很難當好大廚。”
一邊聊著,兩個人開始在后廚里忙碌起來。
馮一帆將剔骨的雞架子,再次進行清洗過后,便丟進了大湯桶中去準備熬湯。
熬湯、吊湯,這算是后廚每天必須要做的事情。雖說現在有各種調味料,甚至還有那些味極鮮之類的東西,但要想達到一種咸鮮效果,把食材本位襯托的很好,還是需要高湯搭配。
熬上了湯之后,馮一帆也開始準備包包子和做燒麥。
畢竟和師伯已經說好了,所以也還是要讓師伯滿意才行。
和面的過程,石晉斌看著馮一帆干凈利落的東西,又一次暗暗點頭,現在他還真是很認同馮一帆的手藝。
要知道正常情況下,白案和紅案通常都是應該分開。
也有很多專攻紅案的廚子,可能白案的功夫不如他們的紅案那樣好。
但是蘇記的厲害之處,便在于蘇記的掌勺人,向來都是白案和紅案都能做的來。
當初來蘇記學徒的時候,石晉斌清楚記得第一頓吃師父蒸的饅頭,那個饅頭簡直是絕了,他當時什么菜都沒有吃,白饅頭就吃了三個。
一方面是師父當時用的面粉足夠好。另一方面也是在和面過程中,師父揉面揣面手法上的功夫。
這么多年過去了,石晉斌已經許久沒有再吃到過,當年師父蒸出那鍋饅頭滋味。
今天在看到馮一帆揉面和揣面手法后,石晉斌不禁對他還是有些期待的。
在醒發面團的時間里,馮一帆迅速就開始調制餡料。
包子和燒麥不同于饅頭,除了面要和得好之外,更為關鍵的還是餡料的調制,味道一定要好。
首先是三丁包,雞肉丁、筍丁、豬肉丁三種依次切好,并且依次放入鍋子里進行煸炒。
這個過程里,馮一帆切出肉丁略大雞肉丁、雞肉丁略大于筍丁,在石晉斌看起來把握的非常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