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十年來,不知道有多少珍貴的文物通過這個渠道流入了澳港的拍賣市場,我岳父和霍老先生等有良心的商人們也看不下去了,擔心被外國人買了去,硬是花了遠高于市場價的價格買下來,要么自己留著收藏,要么轉贈回國家……可以說,這群文物販子地頭蛇,就是內地和澳港經濟往來政策里的蛀蟲!”
縱然已經退伍快二十年了,但耿衛華的身體里依舊流淌著愛國的熱血,對于這些出賣國家文化利益的二道販子,他打心底里憎惡鄙視,一提起這一茬,就氣得咬牙切齒。
宋澈也是暗暗唏噓。
這種情況,他早已有所耳聞。
就拿內地的文物古董放到澳港的競拍市場出手這件事來說。
其實很多國內外的黑心商人,就是逮住了國民對華夏文化傳承的重視心態,將許多流失海外的文物故意拿去拍賣,并且大肆造勢,帶起輿論。
一旦國民關注了,在輿論的壓力下,朝廷也是左右為難。
置之不理肯定是不行的,但要是真出手買了,當了這個冤大頭,也就中了這些黑心商人的下懷。
而且一旦花了太多的錢,一些網絡噴子又該叫囂,憑什么被外國人搶走的文物,現在要用我們納稅人的錢去高價買回來,甚至上升到國恥。
很多時候,往往是類似趙嘉良這些愛國商人出手,耗費巨資將文物買下,冤大頭當了就當了,總不能眼睜睜看著華夏的文物在海外顛沛流離。
不管他們當中有沒有為了博名聲的私念,起碼這些愛國商人實實在在的掏腰包買下來了,并且轉贈給了國家,這份情懷就已經很難能可貴了。
不過說得難聽點,趙嘉良、霍長盛他們買這些文物古董的錢,仍然有可能是內地老百姓來買單,畢竟他們這些澳港商人口袋里的錢有很多都是在內地投資賺來的……羊毛出在羊身上,反正華夏老百姓在這件事上總免不了被文物奸商薅羊毛。
“至于這個鴻蒙拍賣公司,勞資早看他們不順眼了!”
耿衛華忿然道:“他們是這些二道販子地頭蛇里面最張狂的那個,回歸前他們搞社團的時候,從事的主要買賣就是把內地和國外的商品拿來分銷賺差價,其中就有不少文物。后來洗白了,成立了這家鴻蒙公司,手腳仍然不干凈,賣的也大多是內地出土的文物。我岳丈為了保住文物就吃了他們幾次啞巴虧,這要是放在內地,勞資早把他們的家當給拆了!”
聞言,狄天厚目光一閃,推測道:“那這么說來,這個青銅鼎也是通過這種渠道流到了他們的手里了。”
此話一出,龍源山兄妹倆的面色一度相當難看。
以這個拍賣公司的節操,肯定是要在他們巫族的圣物上狠狠敲一筆的!